浙艺动态

“我爱浙疆·基层文化员”专题讲座座谈会举行

出处:演艺与教育学院  文字:汪洋 艾合力亚尔江・阿力木  图片:沈嘉宜  时间:2024-12-30
字体:放大 缩小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浪潮中,艺术正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12 月 26 日下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刘秀峰在 “我爱浙疆・基层文化员” 专题讲座暨座谈会上,带来了一场主题为 “艺术赋能与乡村振兴” 的精彩讲座,为我爱浙疆·基层文化员班的同学们开启了一扇深入了解艺术与乡村建设的大门。





讲座启思:艺术

与乡村的深度交融


刘秀峰从中国乡村建设模式谈起,深入探讨了艺术与乡村之间的深刻内涵与紧密关联。她强调,艺术作为生命共同体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在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通过许村、青田等地开展艺术乡建的典型范例,同学们清晰地看到了艺术如何为乡村注入独特的魅力与活力。


座谈热议:共探乡村文化建设之道

在随后的座谈会中,我爱浙疆・基层文化员班的同学们积极提问,与刘校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传统与创新的平衡,到形式与内容的契合;从吸引力的提升,到需求的精准匹配;从社会运作的多元参与,到价值理念的高度统一。同学们的问题涵盖了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刘校长耐心解答,鼓励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见解,现场思维碰撞,火花四溅。


学生有感:领悟艺术赋能乡村真谛

我爱浙疆·基层文化员学生艾合力亚尔江・阿力木在活动后分享了自己的深刻体会。他表示,这次讲座和座谈让他对艺术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有了全新的认识。曾经,他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解较为狭隘,如今深刻领悟到艺术能够从多个维度重塑乡村风貌。刘校长分享的各地成功案例拓宽了他的视野,使他意识到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在互动环节中,与老师和同学们的讨论让他收获颇丰,不同观点的碰撞激发了他对未来工作的诸多新想法。他认为,在乡村文化工作中,平衡传统与创新至关重要,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融入现代元素以吸引更多村民参与。同时,他也明确了要精准把握村民需求,策划出更具吸引力和实际意义的文化活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以实现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赠书寄情:浙疆文化交流的知识传递

座谈会结束时,刘校长将自己的著作和教材《农村文化礼堂:从公共空间到社区营造》《影视鉴赏》,以及学校党委书记薛亮担任总主编的“非遗与生活”双语丛书第一辑,赠予新疆班全体同学。此次赠书,不仅为同学们未来的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更促进了浙江经验在新疆的传播,助力两地文化深度融合。

经验沉淀:助力浙疆乡村文化发展新征程

这次交流座谈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对文化乡建的内涵与举措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他们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开展基层文化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进一步巩固了浙疆两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相信在未来,同学们将带着所学所思,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为新疆阿克苏的乡村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计划财务处召开2025年校内二级经费预算布置会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