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教学,促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深化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必然性的认识,12月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图信研讨室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集体备课会。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傅文钢,演艺与教育学院教师蒋曼曼以及马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卓群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教学安排做了简要说明。形势与政策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讲教师曾近分享了授课心得,她详细阐述如何从政治认知教育、情感认同教育、人格形塑教育三个层次使学生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认同,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三位教研室主任结合教学实际,就各自所承担的课程进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老师们一致表示,要找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思政课各门课程各章节融入点、落脚点,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构建起多元一体、有机统一的教学体系,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演艺与教育学院公共文化管理教研室主任蒋曼曼为老师们详细介绍了“我爱浙疆·基层文化员”定向培养项目。该项目由浙江省援疆指挥部联合阿克苏地委宣传部、阿克苏地区文旅局、兵团第一师文旅局、新疆理工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组织实施,由我校携手新疆理工学院联合办学。该项目高位推动、精心部署,此次通过选拔的首批27名新疆理工学院大三学生来自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多个民族,他们将在我校接受系统的文化艺术培养和实践学习,为加强民族团结和文化传承贡献了力量。
傅文钢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准确把握几千年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基础上提出的,揭示的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题主线,彰显的是团结凝聚各族人民、共同实现伟大梦想的信心决心。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推动青年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和使命,思政课教师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强调,全体思政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加深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的重要性和教学要求的理解,增进对提升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认识,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着手吸引学生、激励学生、感染学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教学,进一步教育引导我们的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使命感,激发爱国、报国之情,争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者、捍卫者。
会上还进行了线上讲座培训,由中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学保主讲主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为与会教师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