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大学生如何讲好新时代的文化故事
3月5日下午,“大学生讲总书记故事”系列活动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举办。作为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聚焦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这一主题,由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的6组宣讲员用开放麦、情景剧、AI互动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以满满“青春味”和“科技味”的表达,为全校近300名师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活动现场,宣讲员们从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百亿补贴项目”《哪吒2》、AI开源大模型等话题切入,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建修复和保护、文化自信等主题,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阐释这些现象背后的道理。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前专业的学生从书婷被《哪吒悟空来了》的宣讲冲击到了,“信息量太大了!虽然我知道哪吒悟空很火,但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深入的解读,我看到了这两个‘现象级’IP背后,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在技术和创意上的‘跨越式’进步,”从书婷坦言,“听完这个节目,我对我们的神话故事和传说里的人物更有兴趣了,也会更想要去了解挖掘这些人物背后的故事和文化背景。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我希望未来在教小朋友的时候,也能像两位宣讲员一样,把我对传统文化独到的理解分享给他们,让他们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综合教研室主任张义莎对这堂令人耳目一新的“思政课”意犹未尽。“我一直在思考,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中,该怎么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更好地结合。”张义莎介绍,学校也在陆续尝试舞台上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等教学改革,“这次现场观摩给了我更多启发,我们还可以尝试‘宣讲+思政课’、‘溯源+思政课’。我们可以把宣讲融入到课堂里,也可以带着学生从课堂内走到课堂外,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寻迹溯源,让课本上的理论变得有意思、有温度、接地气,也更有‘触感’。”
“第一视点”专栏作为宣讲作品打磨的主要素材库,为宣讲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专栏主创、浙江日报记者陆遥受邀聆听了全场宣讲。“我看到了‘第一视点’里关于总书记故事不一样的表达,”陆遥对“阳明心学”主题的“AI+宣讲”印象深刻,“宣讲员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全网热点AI大模型,用网络语言重构了年轻人对阳明思想的认同,”在陆遥看来,“AI王阳明”让总书记关于鼓励学习传承与转化运用阳明文化的思想更加可感可知、生动鲜活,“这种二次传播的范式非常00后”!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傅文钢谈到,“省委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动员部署会会议刚开完,这场主题宣讲就第一时间走进了校园,对学校开展育人工作,推动打造新时代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浙艺经验’很有帮助。”傅文钢说,“希望浙艺师生在上完这堂不一样的‘思政课’后,持续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让总书记的思想在浙艺的校园里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据介绍,“大学生讲总书记故事”系列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联合主办,是浙江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传播工程,推进理论宣讲融入“大思政”的创新举措,后续还将聚焦新质生产力、对外开放、共同富裕、党的建设等主题,走进高校、走进基层开展宣讲,让青年讲给青年,青年影响青年成为理论传播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