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走进“非遗”,了解昆曲

来源:基础部   作者:基础部   时间:2013-10-14   人气:

2012年12月19日晚,由学院基础教学部、科研处主办,戏剧系协办的浙江“非遗”系列讲座之四——《昆曲文化赏析》,在我院阶梯教室二楼举行。本次讲座主讲为我院戏剧系史昕、张志红、孙丽萍三位老师,基础教学部(主持工作)副主任史长虹老师主持, 宣教处处长马向东、“非遗”专家施王伟、中国美院硕士生、戏剧系及基础部的多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史昕、张志红、孙丽萍三位老师均为浙江昆剧团第四代传人—“秀字辈”中的一员,1978年同时进入浙昆学员班。史昕主学小生,师承昆曲表演大师周传瑛,张志红主学花旦,师承昆剧“传”字辈名家姚传芗,孙丽萍师承昆剧“传”字辈名家姚传芗、王传渠、马祥麟、刘传衡等。

本次讲座三位老师有不同的分工,史昕老师主要从昆曲的起源、地位、历史发展过程、表演体系、风格、伴奏乐器、表现手段、代表剧作、行当、角色发展及表演艺术等方面进行概要介绍,让大家对昆曲有初步的认知;张志红老师结合自身演出经历,结合经典剧目《牡丹亭》,将昆曲文戏部分讲解得淋漓尽致,为了帮助听者理解昆曲的“手眼身步法”,张老师会不时示范几个基础动作,看得大家心痒痒。张志红和史昕老师还现场为同学表演了一段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虽然没有伴唱音乐是个遗憾,但优美的声腔配合上柔美婉约的眼神和指法,仍然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看得如痴如醉。接下来孙丽萍老师又通过给大家欣赏其表演作品《祝家庄》的精彩片段,讲解了昆曲武戏如何技艺结合、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使大家体会到昆曲武戏表演中柔中带刚、刚中带柔的独特魅力。

婉转的曲声、柔美的眼神,飒爽的英姿,三位老师精心准备的这次讲座,让大家听得入迷却不过瘾。讲座最后,史昕在和听众的互动中通过昆曲知识问答的方式,送出了精心准备的张志红签名光盘,让部分幸运的听众带回了优美的余音。

据悉,下学期本“非遗”系列讲座将继续推出《京剧文化赏析》、《篆刻文化赏析》、《浙江民俗文化赏析》等有关“非遗”类内容,让我院师生更深层次地走进“非遗”、了解“非遗”。

 

上一篇: 施王伟老师作浙江传统音乐赏析讲座下一篇:

Copyright ©2013 zj-ar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邮编:310053 浙ICP备05014568号 技术支持:朗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