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我校基础教学部中专语文教研组赴下沙教研。
此次教研活动由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主办,杭州市第四中学承办。教研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高中语文学科建设,研讨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我校中专段与普高在学生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因此语文组一向积极参与市教研室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以期取长补短,切实提高我校教学效率及升学水平。
本次教研活动的参加对象为全市高中语文教研员、高中语文骨干教师,我校中专段各年级负责人参与此次教研。市区、余杭、萧山、临安、富阳、桐庐、建德、淳安等地均派教师出席。
本次活动分两大块:上午是课堂教学展示,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教学共七节课,内容为《想北平》《我心归去》《兰亭集序》《雨巷》《说书人》等课内篇目。同一篇目由不同教师执教,学生也分为高一、高二不同的授课对象,主要是为了体现因材施教的思想和探讨教法。
下午是关于文学作品教学的两个讲座。杭四中特级教师莫银火与杭州市教研室教研员金瑞奇结合自身的教学体验与思考谈了各自的看法。莫老师认为,要强调背诵,高一背古典诗歌和《古文观止》,高二背《论语》,进而强调,“忘记高考,才能真正的考好。”并提出“整体-深入-层次-体验”四步一体的文学作品教学构想。显然,他对目前盛行的以应试为导向,肢解文学作品的做法颇感忧虑。他认为,只有忘掉任务,深入体验,才能教活文学作品,才能使学生受益终身。确实如此,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侧重应试做题,还是侧重感悟体验,时常困扰着教师,莫老师的思考体现了这种代表性,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语文课,首先应强调的是“语文性”,文学作品课开设的宗旨也无疑在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乃至人格德性,假如,背离了这一根本点,那无异于本末倒置,且暴殄天物。如此,不仅学不好语文,当然,也考不好语文。对此,我们深有同感。当然,具体到教学层面,如何在倡导体验的同时,兼顾到应试这一现实,仍是我们要进一步共同探讨的课题。
金老师提出了文学作品教学的相关建议。
我们认为,这是一次有较高质量的语文教研活动,有课堂实例,有分析思考,也有教学建议。
活动结束后,语文教研组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点评:教学中“教”与“学”缺一不可,对比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反观自身,在生源现状以及培养目标确定不变的情况下,如何“教”才能体现出语文课的有效性成为各位教师讨论的焦点。高中语文近为高考,远为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而这些都不能是一纸空谈。结合近年高考动态来看,人文精神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文学作品的确应该成为我们教学中的最重要一环。教会学生欣赏文学之美,创造文字之美,进而塑造人格之美,这始终应该是我们的教学目标。



Copyright ©2013 zj-ar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邮编:310053 浙ICP备05014568号 技术支持:朗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