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心理问题概述

来源:基础部   作者:基础部    时间:2021-08-12   人气:

1、心理问题的含义

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心理的正常异常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和绝对的界限,一般认为,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连续谱。因此,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即人的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2、心理问题的类型

通常把心理问题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精神病。

1)心理困扰:主要是指各种适应问题、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

2)情绪及行为障碍:主要是指焦虑障碍、性心理障碍和人格异常等轻度心理失调。

3)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是所有心理障碍中最严重的疾病,这些障碍包括心境障碍中的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妄想性障碍。

3、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

1)心理异常的标准

a、从社会文化意义上讲,心理异常是对某一文化常模或社会准则的偏离,指行为是对社会准则的破坏,或行为无法预测。

b、从统计意义上讲,心理异常是指与某个确定的常模的偏离。

c、从个人经验上讲,个体的不舒适感。这个标准依据人们自己感觉的判断,如果他自己倍感压力或者抑郁等不适,那么他就需要治疗。

d.、从生活适应上讲,行为适应不良。个体是否能够运用他的方式来适应生活,比如能够自如地应付工作,与家人朋友和睦相处等。

2)心理异常鉴别方法

判断是否有心理问题,特别是判断是否有某种心理障碍或精神病,实质上是一个心理评估与诊断问题,需要专业人员,如临床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等,运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根据严格的诊断标准,按照严格的程序去实施的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通常所使用的评估和诊断方法主要有:

a、观察法:观察其行为是否异常

b、会谈法:在会谈中了解其思维、情感是否异常

c、测验法:用科学标准化心理测量量表测查是否偏离常模

3)正确使用鉴别方法

是否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不能仅根据一些情绪或躯体现象就轻易做出判断,更不能简单地对号入座。人们在遇到挫折时,出现一些情绪反应和躯体症状,本来属于正常现象,可有些学生却盲目给自己诊断为某种心理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这对降低紧张情绪和缓解心理痛苦是很不利的,这种消极的暗示作用有时还会使情绪和躯体反应进一步加重,反而给身心调整带来障碍。


上一篇: 学习人际沟通的技巧下一篇:

Copyright ©2013 zj-ar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邮编:310053 浙ICP备05014568号 技术支持:朗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