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

来源:基础部   作者:基础部    时间:2021-08-12   人气:

1、自我概念与人际交往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是什么样人的一种认识。它引导我们对于自我和对他人信息处理的过程。自我形象是对自我概念的知觉,由自我评价所组成,并且受我们的经验和别人的反应的影响。自我认识对自己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的认识和评价。  

自我形象的正确性:自我形象的正确性依赖于知觉的正确和我们处理知觉的方式。正面自我形象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爱、自尊、自信。负面自我形象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自卑自怜。

自我知觉与人际交往。高自尊的人信任他人,开放自我、主动交往、预期成功;忽略一些无关信息,强化自我形象;容易接纳他人,肯定他人。低自尊的人 猜疑他人、嫉妒、攻击、控制、操纵他人、自我防御、封闭自我、被动交往、预期失败;重视负面信息,忽略积极的信息;挑别人的毛病,否定别人。

2、关系结构与人际交往

空间距离。人与人之间在空间位置上越接近,越容易形成彼此之间的密切关系。如上下床铺同学,因为空间距离的接近,使双方相互交往、相互接触的机会更多,彼此之间容易熟悉。或成为好朋友,或因为彼此价值观不同而只是熟人。虽然地理位置不是人际关系好坏的唯一的、决定的因素,但是,远亲不如近邻,空间位置接近的优势,无疑是影响人际交往的一个有利的条件。

交往频率。交往是人际关系的基础,人们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彼此了解,相互熟悉,进而相互帮助,建立友谊。交往的频率越高,越容易形成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态度、共同的兴趣和共同的经验等。否则,交往频率过少,可能会产生冷落之感,以致感情疏远;不过,交往频率过繁,也可能破坏对方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引起反感

态度相似。人与人之间若对具体事物有相同或相似的态度,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就容易产生共鸣、同情、理解、支持、信任、合作,从而形成密切的关系。

需要互补。相互满足是形成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期望,空间距离虽小,也可能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一旦有了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期望,空间距离虽大,也可能是天涯若比邻。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取决于交往双方彼此满足需要的方式和程度,如果交往双方的基本需要都能从交往过程得到满足,其人际关系就会密切、融洽。如果双方的需要都不能从交往中得到满足,彼此之间就缺乏吸引力;如果双方的需要在交往中受到损害,彼此之间就会产生排斥与对抗。

人格吸引。我们喜欢他人,原因不仅来自对方。有时是我们自身的人格因素决定对他人的好感。人格也称个性。个性影响着交往的态度、频率和方式,从而影响着人际关系。以气质而论,具有多血质和粘液质的人,其人际关系一般来说,要好于胆汁质与抑郁质的人,以能力而论,能力强的人往往使人产生钦佩感与信任感,具有吸引力。不过,能力强弱和特长的差别太大或太小,相互之间的吸引力也会减小;只有当双方的能力既有差别而差别不太大的时候,相互之间的吸引力才会增大。以性格而论,诚实、正直、开朗、自信、勤奋、幽默、热情的人较之虚伪、孤僻、懒惰、固执、狂妄的人具有较强的人际吸引力。因此人格特点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在因素。 

3、个性品质与人际交往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个性品质主要有:①为人虚伪。与之交往,容易使人失去安全感。②自私自利。只关注自己的需要,不关心别人的需要,甚至损人利己。③不尊重别人。常常挫伤别人的自尊心。④报复心强。⑤妒忌心强。⑥猜疑心重,过于敏感。⑦过于自卑。⑧孤独固执。⑨苛求别人,控制别人。⑩自负自傲。 


上一篇: 认识自我的三条渠道下一篇:

Copyright ©2013 zj-ar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邮编:310053 浙ICP备05014568号 技术支持:朗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