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会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4-09-27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9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会。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人才办主任周应中、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王筱芽围绕《中共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委员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工作方案》,强调在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要坚持政治引领,做到“六个深刻认识”;坚持统筹谋划,落实“五学五讲五示范”;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进一步深化改革,一体推动“学”“宣""释”“谋”“干”,不折不扣把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落实到位、抓出成效。

王筱芽、胡卓群、孙彪、胡芊、张义莎等老师先后分享了学习心得,他们结合个人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得到的一些启发和思考的一些问题,深入浅出的畅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表示,要将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发挥立德树人作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会议最后由周应中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学校改革发展目前正处于关键时期,不进则退、慢进则退,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赋能改革深化;巩固办学优势,夯实改革基础;聚焦重点领域,重推改革举措。他号召大家要高度重视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思想,继承和发扬马院思政教师的优良传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修养,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始终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狠抓落实的优良作风,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为学校和马院的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

 

 


 

个人学习心得

 

王筱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们擘画了宏伟蓝图,也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崇高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的奋进征程中,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其一,坚守政治信仰乃立院之基。我们将持之以恒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进程,紧密契合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时代变迁的迫切需求,为学生提供信仰的灯塔与力量源泉。其二,课程改革是育人之要。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培育一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扎实专业基础、深厚家国情怀、广阔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其三,党建引领是前行之舵。我们需持续强化党建工作,着重抓好政治建设,保障学院沿正确方向发展。要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营造优良育人环境,为学院事业发展筑牢政治根基,提供有力组织支撑。

 


胡卓群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改革,要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高等文化艺术职业院校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进立德树人上彰显新担当、在提升办学能力上体现高质量、在推进数字化转型上呈现新样态、在创新国际化交流上展现高水平,主动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高等艺术职业教育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构建育人新形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发挥文化艺术职业院校优势,拓展育人载体,形成多渠道、多渠道的立体式辐射浸润。

 

孙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有许多新提法新论断新举措。在目标理路上,强调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全面深入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在教育科研方面,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给予科研工作者尤其是科学家更大的经费使用分配支配收益权;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实行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全面取消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在民营企业的政策方面,要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支持民营企业承担国家攻关任务;在新质生产力和韧性治理方面,将数据信息作为生产要素,重视生成性人工智能等方面。概论课教学,尤其在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新思想的教学中要切实融入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

 

胡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章。作为思政教师我们第一要做到学在深处——把学习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大政治学习,反复研读全会文件、学习相关解读文章和评论,深入理解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以便后续用于教学和科研中,做到传承与创新结合,教学与科研并举,立德与育人并重。第二要做到干在实处——将全会精神和报告内容融入思政课堂,做到整体把握融、抓住重点融,力求讲准、讲深、讲透、讲实、讲活,比如可以将“推进全民守法 提升法治素养”、“改革开放与青年使命”等专题融入课程,以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激发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张义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再次总动员、总部署。在文化建设方面指出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文化自信,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这对艺术院校思政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在课堂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力量根基;要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理论讲明白、讲清楚,拓宽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要以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教育情怀,感染、激励、引导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文艺人才,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前途和命运当中,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返回】 【打印


©Copyright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2021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518号
邮编:310053 浙ICP备05014568号 技术支持:朗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