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第十六个“世界读书日”。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四月,这个充满书香的季节,我院“校园阅读月”的一系列活动也在火热进行着。
4月22日下午,院图信中心展开题为《阅读:欲读、悦读、越读》的讲座,语文教育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李杏保应邀前来与同学分享阅读方法和心得。
院图信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金银琴主持讲座。她说,“世界读书日”确立的目的是倡导人们阅读经典,传承文明,鼓励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由此可见阅读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她表示,我院非常重视师生阅读,将每年的4月定为“校园阅读月”。旨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来积极营造读书氛围,倡导全民阅读,促进学习型校园的构建。本次“阅读·分享”读书论坛是今年读书月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讲座开始前,李杏保表示希望这次讲座是一次互动的交谈和分享热点问题。李杏保教授通过“中国中小学生阅读能力世界第一,而联想力与想象力为世界倒数第七,你信吗”、“阅读的繁体字怎么写”、“一分钟能阅读几个字”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他让同学们把“阅读”两字写成繁体字,并将这两个字依次拆开来解析。他说,阅读其实就是快速的去浏览各种图书,开阔视野和详细认真的用心去看书,积累知识。真正的阅读是需要联想和想象的。在公布问题“为什么国家的文字,一看就能读的正确无误”的答案时,小唱了一段流利的俄语歌,让在场的同学们在台下连连惊呼:好!
中国文字语言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在场的同学们。李杏保以中国现代语言和现代音乐学先驱赵元任使用地方方言介绍名胜古迹、当地特产和《忐忑》的演唱者龚玲娜教女学生如何读出《静夜思》的诗韵美为例,并让同学们欣赏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吟诵柳宗元的《江雪》,使大家学到朗读与吟诵的方法。
在问答环节中,09动漫班的孔繁江提问李杏保如此成功的最大动力为何,并希望李教授为大学生们推荐几本书。李杏保说,初二的时候他用攒下来的零花钱买了一本《普希金文集》这本书伴他一生,其中的《纪念碑》对他的一生影响最大,这首诗句让他学会了无所怨和心的淡定。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恶。教育是为改变人恶的本性。他觉得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就是社会中的人,要对社会负责,承担起社会责任。
读书是学习的基本内容。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讲座的最后,李杏保送上对学院全体学生的祝福:永远充满青春的活力、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