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由图书信息中心、院党委宣传教育处、院学生工作部主办的“阅读·分享”校园读书论坛在图信中心报告厅精彩开讲,国家一级作家薛家柱前来作《读书,给你智慧、力量与创意》专题讲座。图书信息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金银琴主持,并和学院师生们一同听取讲座。
薛家柱,笔名罗岩,浙江宁海人,国家一级作家。历任杭州教育学院教师、《西湖》文艺副主编、杭州市作协主席,省政协委员。浙江省作协第二、三、四届理事及第四届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小城故事》、《异国侠侣》、《铁血生涯》,诗席《金银岛》,散文集《掠影》、《流光》、《西湖,祖国的明珠》、《神奇的云南边疆》,长边纪实文学《魂断武岭》、《筱丹桂魂断上海滩》、《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蒋介石和他的原配夫人》、《一代诗僧寒山》、《世纪浮雕》,电视剧剧本《盈盈一水间》、《为奴隶的母亲》、《济公》、《烟雨黎明》、《东方欲晓》、《胡雪岩》等。其中电视剧《步步深渊》、《幕后行动》获中纪委、监察部“卫士奖”;长篇《最后通缉令》获司法部“金剑文学工程”一等奖;《幽兰逢春》、《中围印》、39集电视剧《红顶商人胡雪岩》先后获省“五个一工程奖”;被评为“浙江文坛50杰”,享受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贴。
薛家柱从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的意义和作用、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四个问题入手阐述读书带给我们的智慧、力量和创意。关于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他引用习近平的“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和钱学森的“人一方面要有科学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要有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话,以习近平和李克强爱读书、韩国的服饰和韩剧、日本的动漫等例子,说明当今社会竞争获胜的关键在于知识和创意,而它的来源和根本就是读书。在读书的意义和作用中,他表示读书可以增加知识、可以娱乐、可以陶冶品性、可以教化心灵。他以个人经历为例,讲述一本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年轻时,他阅读巴金的《家》和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两本书带给他无限思考,促使他决心为写作事业奉献一生。在介绍读什么类型的书时,他将书分为文史类、科学类、哲学类和影视类,他建议学生不仅要读网络书,更应该多读纸质书,特别要多研究经典名著,必要时要须添加备注,撰写心得体会。在谈到怎样读书这个问题时,他与在座的师生共同分享阅读经历和阅读体会,希望大家能广读书、精读书、做到学以致用。薛家柱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缘分颇深,曾担任学院第一届微电影大赛的特邀评委,对学院举办的微电影大赛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学生能多多积累生活经验,多从书中得到启迪,多锻炼个人的想象力,拍出更多有丰富内涵的艺术作品。
讲座结束后,热情的学生将薛家柱团团围住,纷纷要求签名留念,有些更希望能与他合影。薛家柱热情答应,还主动与学生作短暂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