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值得注意的问题
人伟大是因为目标伟大;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在现实生活中,想不通过自我调整,就找到一个“完全适合”自己的职业,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能没有目标;不能同时有很多目标;不能总改目标;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所学的专业与兴趣不一致时怎么办?
首先,你要确认自己面临的现实和学校的政策。你要知道自己的选择有多少可能性,你把握自己学习的能力有多少。你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你的学习生活会比别人更多的付出时间和精力,甚至也要付出更多的钱。
其次,你需要对今后想从事的工作有一个大概的设想。根据这个设想,你要衡量自己必须具备哪些技能才行。现在的学习会使你学到哪些技能,你还需要补上什么学习项目。
再其次,你还得清醒地把握好主修课程与自己添加的选修课的关系。如果不能顺利通过各科学习面获得毕业文凭,那将是非常被动的。
总之,当你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是今后想从事的工作时,你要处理这个问题,不能等闲视之,否者无心问学碌碌无为。
怎样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实现目标,取得成功,来自积累
缩小差距的方法及实施方案
教育培训的方法
教育培训实施计划。根据能力差距和目标分解制定教育培训的具体内容、日期、地点、方式等,教育培训计划贵在可实施性。
讨论交流的方法
选定讨论交流对象、主题、时间、方式等。
实践锻炼的方法
争取改变工作内容或工作方法,着重处理自己能力较差的工作。
目标分解
成功的人生应该是一个目标体系,即人生终极目标领导下的总体、远、中、近及日常目标。各目标之间还应该有很强的逻辑性,很强的张力。每个小目标都是人生终极目标的分解,每一件小事都变得有意义,你会觉得没有一份工作或小事卑微到不值得好好去做,工作、生活就会因此而充满乐趣与活力。
目标分解从最远、最高的目标开始,一直分解最近的目标。在现实处境与美好愿望实现之间建立可拾级而上的阶梯。
按时间分解:可分解为最终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
按性质分解:可分解为外职业生涯目标、内职业生涯目标
去哪里?——确立目标
有些人工作勤勉、吃苦耐劳,照样一生碌碌无为。关键是没有明确方向,没有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没有前进的方向,船儿不会起锚出航;没有克敌的方案,军队不会出征;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成功就没有指望。
当你作出一个崭新、认真一坚定不移的决定时,你的人生在那一刻就会改变。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歌德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择己所利。
但在选择的时间上不宜拖得过长;在选择的对象上不宜同时选两个以上目标;在考虑社会需要与个人价值观、兴趣、个性、能力及年龄大小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经济状况因素、本职工作因素的基础上,注意扬长避短。
在现实生活中,想不通过自我调整,就找到一个“完全适合”自己的职业,几乎是不可能的。每一个学生在寻找完善自我的具体目标时,要握以下四个要点: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性格是可以完善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潜能是可以挖掘的。
三种职业生涯发展路线
1.专业技术型发展道路
2.行政管理型发展道路
3.自我创业
在发展路线抉择过程中,可以针对下面三个问题询问自己:
我想往哪一路线发展?我适合往哪一路线发展? 我可以往哪一路线发展?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
你希望自己在生命的有限时间内做成什么事?
你想过谁那样生活?你为什么以他作为你的生活榜样?或许你有几位想要学习的榜样,把他们的共同特点列出来,你会发现自己在追求什么生活目标。
假想你自己的生命时间只剩下两年。这两年你的身体仍然健康,你有正常的收入而不必工作,你可以随意支配时间,你会如何度过这两年?在生命即将结束时,你在紧迫感的支配下会去追求什么?
一个长远目标应符合五个标准:
1.经由自我认真选择的;
2.每种选择结果,都一一做过评估;
3.你为自己的选择感到骄傲,并充满信心,且愿意公之于众;
4.承诺愿付诸行动来完成;
5.它适合你整个生活模式,符合你的价值观。
世界500强选人标准
1:进取心和热情 2:沟通技能 3:成功经历 4:理性思考过程
5:成熟度 6:计划与组织 7:面对压力
我是谁?——认识自我
只有了解自我,了解了真正的需求与愿望,才可以在现实中找到方向,明白生命的意义,才可以当你走得很累很辛苦的时候,并不觉得委屈与懊悔;
价值观与职业
价值观可以是很明显、清楚的,例如对金钱的重视或不重视,但更常发生的情况是,价值观伴随着很多个人主观、莫名甚至无法解释的情绪因素,让人无法琢磨。原本自认为可以洒脱不在乎的,当情况发生时,才有了失去那部分的失落与痛苦。“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能够做到智慧的自知的人不多。而价值观决定着人生的方向,是最需要自我思量的方面,每人人者要认真把握。
(1)成就感:提升社会地位,得到社会认同;希望工作能受到他人的认可,对工作的完成和挑战成功感到满足。
(2)美感的追求:能有机会多方面地欣赏周遭的人、事、物,或任何自己觉得重要且有意义的事物。
(3)挑战:能有机会运用聪明才智来解决困难;舍弃传统的方法,而选择创新的方法处理事物。
(4)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工作能够免于焦虑、紧张和恐惧;希望能够心平气和地处理事物。
(5)收入与财富:工作能够明显、有效地改变自己的财务状况;希望能够得到金钱所能买到的东西。
(6)独立性:在工作中能有弹性,可以充分掌握自己的时间和行动,自由度高。
(7)爱、家庭、人际关系:关心他人,与别人分享,协助别人解决问题;体贴、关爱,对周遭的人慷慨。
(8)道德感:与组织的目标、价值观、宗教观和工作使命能够不相冲突,紧密结合。
(9)欢乐:享受生命,结交新朋友,与别人共处,一同享受美好时光。
(10)权力:能够影响或控制他人,使他人照着自己的意思去行动。
(11)安全感:能够满足基本的需求,有安全感,远离突如其来的变动。
(12)自我成长:能够追求知性上的刺激,寻求更圆融的人生,在智慧、知识与人生的体会上有所提升。
(13)协助他人:体认到自己的付出对团体是有帮助的,别人因为你的行为而受惠颇多。
针对以上13种价值观,可以分别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如果以1~5排序,1代表最重要,5代表最不重要)
(1)我重视的价值观是什么?
(2)我所标示的这五个价值观是我一直都重视的吗?如果曾经有改变,是在什么时候?
(3)有哪些价值观是我父母认为重要的,而我却不同意呢?有哪些价值观是我和父母共同拥有的呢?
(4)价值观的改变是否曾经改变我安排生活的方式?
(5)我理想的工作形态与我的价值观之间是否有任何关联?
(6)是否因为谁说的一句话或某件事,例如考试的成绩,而对自己的价值观感到怀疑?
(7)以前我曾经崇拜哪些人?他们目前对我有什么影响?
(8)我的行为可以反映我的价值观吗?例如重视工作的变化、成长与突破的你,会选择单调枯燥、一成不变的工作吗?你会在爸妈的其许下,选填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吗?
以上八点,是了解价值观的基础。这些价值观问题的显现有时候像是调皮、好动的小孩,不好掌握,动向不明;有时又像是个文静高雅的淑女,没有明显的动作,但却是人们注意的焦点。
兴趣与职业
兴趣是在一定需要基础上,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兴趣实际上是个人需要的延伸。兴趣的产生和发展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有趣——乐趣——志趣。
有趣是兴趣过程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兴趣发展的低级阶段,它往往短暂易逝,非常不稳定。处于这一阶段的兴趣常常与你对某一事物的新奇感相联系,随着这种新奇感的消失,兴趣也会自然地逝去。在一个婴儿眼里,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有趣,他(她)可能正新奇于录音机里传来的优美音乐,可是下一分钟,可能他(她)又会对自己的小脚丫兴致勃勃。生活里有趣的事物实在是太多了。
乐趣是兴趣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它是在有趣定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兴趣发展的中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你的兴趣变得专一、深入起来,如喜爱网络文学的你很可能会成天沉溺于网络文学作品中。
志趣是兴趣发展过程的第三个阶段,当乐趣同你的社会责任感、理想、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时,乐趣便变成了志趣。志趣具有社会性、自觉性和方向性,是你取得成就的根本动力,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到了志趣阶段,一个人会心甘情愿地为他(她)钟情的事情废寝忘食而乐此不疲。
了解你的兴趣
1.兴趣表达
评估兴趣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询问测试者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但使用这种方法往往不够准确。因为这里所指的兴趣带有“兴趣倾向”的性质,而你有时可能并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或者由于接触范围有限,你对许多事情不可能表示出是否有兴趣。
2.行为观察
观察你的各种情景或参与各种活动时的情况,从中推测你的兴趣所在。
3.知识测验
测量你在有关特殊职业中所掌握的特殊词汇和其它信息,根据测验分数推论兴趣。
4.兴趣测验
兴趣测验的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兴趣模式的你更倾向于寻找特定的职业类型,并且一旦从事这种职业,你会比其它人适应得更好。因而如果你所表现的兴趣和爱好同在某种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者的兴趣和爱好相似的话,那麽你就很可能在该种职业生涯中得到满足。兴趣测验就是向你提出一系列问题,要求指出对诸如职业、学习、娱乐、业务活动等是否喜欢或不喜欢的程度,再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最后确定被试的兴趣类型或兴趣倾向。
性格与职业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性格无所谓好坏。
如果你的事业与你的性格相适应,你工作起来就会感到得心应手,心情舒畅,也就容易在工作中取得成就。如果你的性格特点与你所的事业不相适应,这种性格就会阻碍你工作任务的完成,使你感到被动、缺乏兴趣并难以胜任,即便能够完成工作任务,常常也会感到倦怠或力不从心,精神紧张。
能力与职业
――优势分析(即已表现出的能力)
敏锐地发现自己的优点比一天到晚检讨自己的缺点更重要。只有知道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才能找准努力的方向。
1、你曾经做过什么。即你已有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如在学校期间担当的职务,曾经参与或组织的实践活动,获得过的奖励等。
2、你学习了什么。在学校期间,你从学习的专业课程中获得什么。
3、最成功的是什么。你可能做过很多,但最成功的是什么?为何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
――劣势分析
1、性格弱点。一个独立性强的人会很难与他人默契合作,而一个优柔寡断的人绝难担当企业管理者的重任。卡耐基曾说,人性的弱点并不可怕,关键要有正确的认识,认真对待,尽量寻找弥补、克服的办法,使自我趋于完善。
2、经验或经历中所欠缺的方面。也许你曾多次失败,就是找不到成功的捷径;需要你做某项工作,而之前从未接触过,这都说明经历的欠缺。欠缺并不可怕,怕的是自己还没有认识到,而一味地不懂装懂。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