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奋斗吧 中华儿女》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4000多名观众一起观看演出,共同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历程,共同祝福伟大祖国的美好前程。我校舞蹈系两位教师曹晨霄、谭雨旋参与了此次盛大演出的编导。

从暑期接到任务,到9月底正式演出,编导任务时间紧、担子重。两位老师均表示既幸运又紧张。他们担任的是演出第二篇章《艰苦奋斗》的编导,负责不同的节目。九月开学季,承担教学任务和班主任工作的他们,得到了学校和系部的大力支持,让他们能够安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完成节目最后的磨合和彩排,也表达了浙艺人对祖国的深深祝福。

从9月下旬起,《奋斗吧 中华儿女》有7场公开彩排,约3万名观众到现场观看。9月29日晚,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现场观众一起观看了演出。9月30日,中央电视台的播出,让这场文艺盛会得到了更多观众的欣赏,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奏出了华彩乐章。在创作期间,两位教师说和其他编导几乎每天开会聊方案到半夜两三点,总是一起唱着《东方红》迎接日出,虽然疲惫却感到充实与感动。所有的创作都饱含真实情感,所有的困难都被克服,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身上的这份责任,所有的担当都是为祝福祖国和人民,所有的情感都发自内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要做得更好。”回校后,曹晨霄、谭雨旋用笔墨记下了这段难忘的经历。

曹晨霄
这场演出收获满满
“艰苦奋斗”历程很美

新中国成立以来这样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只有四次,我作为编导之一有幸参与此次演出,深感荣耀。我于7月初到达北京和同组编导开始策划创作,参与的是第二篇章“艰苦奋斗”,主要表现了建国初期,党带领全国人民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大地上,艰苦奋斗建设国家。前期策划时,几乎每天开会聊方案到半夜两三点,但和同组编导构思碰撞的过程令我受益匪浅,大家各抒己见,编导们思如泉涌,灵感不断,让我感受到了更多创意和思考的角度,总结了难能可贵的经验。
最后定下来我参与创作的节目是“我为祖国献石油”和“我的祖国”,为此我还和同组的两位编导赴黑龙江大庆进行考察采风,回到北京后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排练。我们的演员主要是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虽然过程当中经过了反复修改,但同学们都积极配合、毫无怨言,最后非常成功地完成了演出。在我们的演员中,还有很多是部队战士,因人数过多,只能在户外进行排练,当时是七、八月份,北京烈日当头,户外气温接近40度,但战士们认真专注投入,排练效率很高,很多演员让我看到了非常积极的态度也看到了更高的专业性。节目创作完成,在经过模拟舞台的合成后,便是最后进入人民大会堂的彩排总合成了,这也是整场演出最辛苦的阶段。一共2000多演员,灯光服装、道具舞美十分繁琐,所以每个篇章都很花时间,基本都是连续通宵作战,但就像我们篇章的名称一样,在全体演职人员的艰苦奋斗下,最终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场国庆最高级别的文艺演出,参与主创人员都是国内一线艺术家,各方面的完成度都是最高品质。编导们的惊喜创意,演员们的精彩呈现,总导演最后合成的综合效率等,都让我学习了太多太多,这些收获我都会仔细思考消化,融会贯通,让自己的专业素质进一步提升。还要感谢对我参与此次演出给予了极大支持的校领导和系领导,对我的工作给予了最大支持。我一定不辜负此行,将所学运用于教学,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砥砺前行。

谭雨旋
这是一次成长,也是一次挑战

犹豫
当我收到七十周年文艺晚会导演组邀请时,我是一名刚刚加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但还未入职的新任教师。面对突然地机会,一方面非常期待和激动,另一方面又为无法按时入职感到担忧,是学校和系领导以及前辈给了我支持让我能够坚定地进入到这次音乐舞蹈史诗的编导工作。
进组
到达北京的第一个夜晚就直接跟着第二篇章总导演靳苗苗老师以及编导前辈们一起开了晚会的策划会议,第一天还没有摸清楚状况的我很快就被现场的氛围感染,时间不知不觉就熬到了第二天凌晨,这种情况在之后的日子就变得习以为常,我们总是一起唱着《东方红》来迎接日出。

成长
参与创作《奋斗吧 中华儿女》,是我人生中宝贵的学习机会。为了致敬经典《东方红》,我们在正式进入排练前一遍一遍观看、研究经典的舞蹈画面,感受上世纪50、60年代的艺术审美与形式,最重要的是感受那个年代人们心里的那股劲儿和脸上永远单纯灿烂的笑容,希望能把这些传递给演员们。在这个舞蹈、音乐、戏剧相交融的表现形式中,导演要顾及整体效果,因此除了要考虑舞蹈演员怎么跳以外还要考虑歌手、戏剧的位置与交流。在歌手和戏剧演员未进入之前,我经常要代替很多歌手和戏剧演员来完成表演,在编导和演员之间无缝的转换让这段经历变得更加特别。没想到后来真有正式上台的机会,记得那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审查,开场《东方红》部分的一位领舞突然无法到场,紧急之下让我顶上,审查开始前的20分钟接到任务,心里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激动,演员的经验和热情帮我圆满完成了那一次任务,我应该永远忘不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跳舞的感觉。第二篇章的导演们大多都是我的老师、前辈,在三个多月的艰苦奋斗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难题,大家都一起面对,给出自己的建议与想法,在这样和谐温暖的环境下,我也从每位老师身上学习到很多,自身的能力也逐渐从每一次讨论和排练中慢慢提升。

感动
这一台晚会,感动无处不在。为了契合节目《接过雷锋的枪》的年代感,所有参加表演的男演员把头发头剃成了板寸,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北京舞蹈学院即将毕业的孩子,对他们来说剃头发可能会影响自己艺考的表演,但是大庆在前,一切行动都要不折不扣听了指挥。在录制电影版文艺晚会时,由于拍摄时间的推移,原定18:30开始的拍摄日程,推迟到第二天01:00才开始,一直到当天7:00才拍摄结束,演员带妆等待,拍摄了一整个通宵,他们在舞台上一遍又一遍跳了一晚上。在《英雄赞歌》节目中,有两位班长在节目面临大改动的时候,给予了我们编导很大的支持,一遍一遍数着节奏带战士复习新的动作,一天下来嗓子已经嘶哑了,但每次排练班长都会如此,在战士眼里,这就是国家的任务要不顾一切的完成好。我也真心感谢学校和系里老师们的支持,能够让我有这样一次为祖国献礼的机会,也得到了非常宝贵的工作经验,这将是我一生难忘的回忆。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