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晚,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第十三届综合展演季系列活动之“青蓝季”舞蹈专场汇报演出在杭州市滨江区文化中心拉开帷幕,本场演出是浙艺和滨江区舞蹈家协会、滨江区文联共同打造的文化惠民专场演出。浙艺舞蹈系16舞蹈表演(五年一贯)、18舞蹈表演、18舞蹈编导(少儿舞蹈)三个毕业班的同学们为广大市民带来一场舞蹈盛宴,也为自己在浙艺的求学之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喜爱舞蹈艺术的杭州市民、摄影爱好者及关注浙艺舞蹈人才的用人单位代表到场观赏,座无虚席。
三个班的同学们怀着对母校和老师们辛勤培育的感恩之心,凭借扎实的舞蹈功底,用饱满的演出热情向台下的观众展现了他们的学习成果。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舞蹈基本功》课堂展示中可以看出,干净利落的踢腿,刚柔并济的控制,都蕴含着扎实的基本功,这是一名舞者舞蹈生涯中不可抛弃的“伴侣”。
《牧区》藏族课堂展示充满着浓郁的藏族风情,每一个轻盈的舞步,每一个身体的律动,都在诠释着藏族姑娘对生活的热爱,给人一种飘逸而又沉稳的感觉。
《沂蒙山小调》胶州秧歌课堂展示中,舞者们以明快、舒展、富有韧劲的舞姿和细腻、泼辣的情感以及流动中特有的“三道弯”体态,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希格希日》表达的是蒙古族人和马的感情,将草原上的自由感和在马背上的律动呈现了出来,时而舒缓,时而奔放,脚下的舞步跳出了蒙古舞的沉稳大气,将男女的不同风格之美一同呈现。
“三月三 刮春风 小朋友喜欢放风筝…” 《飞吧,风筝》(原创)描绘了“小朋友们”想要放飞属于自己的风筝,在游戏中玩耍,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实现友谊,寻回幼时珍贵回忆。
《吉祥树》刻画出深受宗教影响的傣文化中吉祥鸟“孔雀”与林之魂“大树”之间“灵”与“情”交融的和谐画面,成功找到了民族民间舞蹈中“审美意识”与“传统美学”之间的新契合点。
《摇到外婆桥》中少女们摇船江畔、追逐嬉闹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童年生活的无限怀想,也表现了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
《莲鼓越歌行》(原创)描绘出一幅江南水乡采莲女嘻戏欢唱的生活画面。舞蹈在“诗画浙江”的大背景创作产生,将我国自古以来的“放河灯”祈愿仪式融入古代吴越地区的“响屐舞”,让观众领略到:“越溪素足女,婉笑青眉扬。泛水采芙蓉,归来衣更香”的唯美意境。
《掀起你的盖头来》这是一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维吾尔族群舞,讲述了阳光向上的维族小伙子们追求活泼可爱的维族姑娘们的故事。
《红船》以中共一大和嘉兴南湖红船为背景,以意象性的动作语汇描绘出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和对新社会的憧憬。
来观看的市民中有不少是带着小朋友来的,市民黄先生说,自己的女儿一直在学习舞蹈,在得知浙艺舞蹈系在滨江区文化中心有舞蹈专场之后,特意赶来,让女儿接受艺术的熏陶和感受舞蹈的魅力。市民叶女士表示,演出很精彩,让人意犹未尽,希望有机会可以看到更多的演出。
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却各奔东西,时光流淌如白驹过隙,青春的印记不可磨灭。演出虽已结束,青春永不散场。离别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新征途的开始!希望同学们走出校门要好好工作,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继续不断发扬母校的优良传统,珍惜时光。
愿你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