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古通今 浙艺守艺” ——文化管理系艺术教育成果教学研讨周圆满闭幕
11月11日—18日,文化管理系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格古通今 浙艺守艺”艺术教育成果教学研讨周圆满闭幕。研讨周在黄龙洞传统手工艺教学实训基地举行,校党委委员、副院长沈军甫,文化管理系主任谢青,副主任李卉等出席开展仪式。我系五个专业通过展览、研讨和教学,全面展示了艺术教育成果。
展区分为文物修复、青瓷烧制、装裱技艺、女红技艺四大展示模块。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此次展出的作品主要涉及文物修复、古籍修复、印染技艺、金工技艺、青瓷烧制等,在继承传统文化与传统工艺精髓的同时,亦注重相关衍生品的开发,在手作的打磨与传递中,品味古为今用的致用之美。
开展仪式上,沈军甫院长从黄龙洞传统手工艺教学实训基地谈起,强调了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他希望同学们珍惜眼下机会,找到合适的工作平台。他提到,黄龙洞传统手工艺教学实训基地作为文化管理系的实训场地,是难能可贵的优秀平台。教学成果放在这个现实场地展览,将所学、所想、所做进行展示,受众面广,面对的不仅仅是学校的老师、学生,而是整个社会。希望同学们好好珍惜这个实践基地。学校不光是纯粹教授手艺,更是希望通过学校的教学,教会大家做人。紧抓思政教育,要把思政教学和专业课程相结合,做到德育双馨。并通过实践体验课来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融会贯通。
11月12上午,文化创意与策划专业部分毕业生在林瑾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教学实训基地进行毕业展事项讨论。此次毕业展主题为“70643”,将建国70周年,建校64周年与个人在浙艺3年这几个时间进行结合。在整个教学环节内,学生积极探讨,提出方案,并在纸上作出预演,考察方案中的漏洞及可行性;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既有文创专业的创造力,也和黄龙洞教学基地的文化氛围相得益彰。
14日,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师生在教学实训基地开展了一天的教学实践。上午为胡晶老师的书画课程教学,下午为平加扇艺工作室的大师和李漫老师的扇面体验课。
15日上午,展示艺术设计和民族传统技艺师生在教学实训基地进行了实践教学。《展示设计基础》的学生在任课老师查方兴的指导下,模拟设计项目初始阶段的工作。全班44位同学分成11个小组进行测绘展厅原始结构图,画完测量底图草图后开始测量过程。
19民族传统技艺班的学生在参观了教学成果展后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认为此次参观收获满满,让刚进校门不久的他们,感受到了什么是传统技艺、什么是文物修复。青瓷杯盏颈瓶细腻晶莹,手绣花卉灵动自然,金工挂链自成一番独特风味,每一件展品都令认叹为观止,每一件展品都蕴含着学长学姐对这份手艺的热爱。
南宋官窑博物馆展览部主任方忆老师观看了展览并和展示艺术设计教研室教师研讨人才培养和课程标准制定工作。
15日下午,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师生前往展厅进行观展和研讨。
以匠心,守初心,不悔来时路,守好一份责。在为期一周的教育成果教学研讨周里,观展与教学相融,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思政润物无声,贯穿教学始终。以“看”为入口,以“思”为途径,以“感”为纽带,以“悟”为目标,使学生能直接体会到传统手工艺的审美特质,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培养和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油然而生,新生代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自觉和担当,一定会有更深切的认识与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