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校不离教 停课不停学”文化管理系云课堂来啦!
为严格贯彻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组织与管理的工作部署,落实学校《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线上教学的通知》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对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影响,实现学生“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目标,文化管理系教师们结合学校要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紧密配合开展云教学。师生戮力同心,众志成城,用对知识的坚守与渴望共筑战胜疫情的必胜决心。
疫情爆发以来,文化管理系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新冠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密切关注学校的防控预案,第一时间向全系师生传达学校的总体要求,完成师生健康状况及跟踪信息“零报告”。2月10日起,我系多次通过网络会议的形式召开党政联席会、线上教学会议及专业教学督导,审定全系线上教学方案,迅速确定教学课表,积极加强在线教学管理,掌握和监督线上课程教学进展及完成情况,确保我系本学期各项教学计划顺利实施。目前,我系线上教学课程40门,教师数47人,授课教师们利用网络学习资源,通过超星学习通、云班课、微信群等平台建立云课堂,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并在线辅导答疑,有序开展线上教学工作。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核心课程有文物鉴定、文物修复、古籍修复、书画修复、陶艺基础与修补等。教研室教师们通过微信平台、抖音直播等方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课程。如文物修复课程第一课通过抛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开展,抛出问题古陶瓷修复中文物修复的形式与其他修复形式的不同点和意义,让同学们查看资料,了解什么是文物,陶瓷修复的种类及特点等,了解文物的定义、修复的工艺及原则,更好地为后期的修复对象制定可行性方案,实施合理的修复手段。





文化创意与策划专业核心课程有新媒体营销策划实务、创意学基础、文化产业概论、创意文案写作实务、新媒体策划短视频制作等。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学习内容,突出学习重点,掌握学习内容,教研室老师们使用了钉钉平台在线直播、微信讲解和PPT演示等教学方式,开展线上互动教学。如短视频制作第一课结合时下疫情为主题布置学生构思制作一个短视频作业,内容为文字加图片,下次课前老师对作业进行抽取点评。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核心课程有青瓷烧造技艺、石雕技艺、水印木刻技艺、汉代器艺、传统印染等。因课程大多需要操作实践,教研室老师们就采用理论联系实践,PPT教学与线下操作直播同步进行的方式进行线上教学,让学生能融会贯通,一目了然。青瓷烧制技艺课程教师通过PPT讲解陶瓷基础——材料及成型方式,通过视频演示器皿制作及烧成(弦纹炉的制作及烧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青瓷烧制的整个过程。







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有公共文化服务概论、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策划等,分为音乐、舞蹈和美术、摄影、传统手工技艺、多媒体艺术设计等模块。任课教师们在新学期伊始,采用QQ、钉钉、bilibili app等平台开展线上直播与教学。教研室老师们结合战“疫”元素进行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策划、声乐、舞蹈、手工艺等专业教学,传达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组织学生音、视频汇报和拍摄动作图片发给任课教师,通过网络互动的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云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效果显著。











展示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有博物馆展示设计、平面设计基础与应用、展览展示制作、展示标本制作工艺、博物馆场景制作等。任课教师们采用微信平台线上分组教学,点对点施教,开发学生创作思路,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展示标本制作工艺2课程通过教师提供图片资料给学生拓宽思路,区分现实与虚拟场景,学生自由选择主题举例,教师逐个线上点评,课后布置作业完成首次课程。



在家上网课的新疆、西藏籍学生也努力克服时差,每天按照内地时间早起两小时打开电脑、手机准时坐在电脑前开始网课学习,并用心做好笔记,停课不停学。





在网络教学火热开展的同时,我系对加强疫情防控的宣传教育也如火如荼。在班级群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与要求,引导师生做好防控工作。提醒学生不外出、不聚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对传染病防控知识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通过科学宣传,帮助学生消除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产生的恐惧心理,维护身心健康。
“离校不离教 停课不停学”,文化管理系正在云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多平台、重实效、促成长,以科学防疫、身心健康为核心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健康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素养提升,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打好疫情防控战,以“艺”战疫,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