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红色故事——刘胡兰雕像

来源:文管系   作者:黄家豪    时间:2021-03-26   人气:

编者按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隆重庆祝、充分宣传展示建党百年光辉历程、伟大成就,进一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引导全系师生把爱国情、报国志融入伟大斗争,促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系实际,特开展“学好党史 ,讲好故事——传承文物里的红色精神,青春奋进献礼建党”百年系列活动。本期将为大家推出第三期“文物里的红色故事”,让我们一同通过文物来缅怀我们的钢铁战士和英雄前辈。

刘胡兰纪念馆

       刘胡兰纪念馆位于山西省文水县城东17公里的云周西村,距太原市区85公里。
  1956年中共中央为了缅怀刘胡兰同志,开始动工修建了“刘胡兰纪念馆”,并于1957年1月12日刘胡兰就义10周年时落成并对外开放。
  全馆最著名的当属广场上的汉白玉石纪念碑和雕像纪念碑上刻着毛泽东同志的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雕像则矗立与刘胡兰墓前。
  馆内还有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烈士被捕处、斥敌处、就义处等,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现实教材。

永垂与不朽

刘胡兰雕像1

汉白玉石,蕴涵着典雅与纯洁;
挺拔站姿,象征着坚韧与不倒;
目向远方,代表着展望与期待;

如果雕像会说话

 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预备党员。不屈,是我在这世上最后一个念想。在残暴的反动派的镰刀下,我深知自己随时可能随时会失去性命。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永远会挡在人民的身前!

肉身虽被毁灭,但灵魂必将长存!

刘胡兰生平

1932年10月8日.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的一个贫困山村中。

1942年.刘胡兰参加儿童团,年仅8岁。

1945年11月.年仅13岁的刘胡兰参加了妇女训练班。

1946年6月.刘胡兰被批准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年仅14岁。
1946年10月.刘胡兰配合武工队镇压反动村长。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英勇就义壮烈牺牲,年仅15岁。

刘胡兰雕像2

                                                                                                  怕死不当共产党
       1947年1月12日,万里无云的一天。国民党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复仇自卫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将群众赶到场地上,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敌人问她:“你给八路做过什么工作?”刘胡兰大声说:“我什么都做过!”“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敌人恼羞成怒:“你小小年纪好嘴硬啊!你就不怕死?”刘胡兰斩钉截铁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残忍的敌人为了使她屈服,在她面前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用铡刀杀害。刘胡兰毫无惧色,从容走向铡刀,壮烈牺牲,年仅15岁。
                                                                                                 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1947年2月6日,《晋绥日报》刊登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详细报道,并发表评论,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和解放区军民向刘胡兰学习。同日,延安《解放日报》也发表题为《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女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的文章。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刘胡兰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 ,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
   邓小平同志题词:“ 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

毛主席题词

红色精神流芳千古

         半个世纪以来,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人们,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万友人,络绎不绝地前来刘胡兰纪念馆参观访问,追悼烈士的英雄事迹,学习烈士的革命精神,思索和谱写自己闪光的人生。



©Copyright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2017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518号 邮编:310053 浙ICP备05014568号
技术支持:朗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