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管理系青年说之三|文物里的红色故事《共产党宣言》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一件件红色文物,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彰显着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讲述红色文物背后的党史故事,让信仰之火生生不息,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今天将推出文化管理系青年说之三——《共产党宣言》。

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加入共产党主义者同盟共同起草了《共产党宣言》。1842年2月,德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纲领。简要说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地位,指明了宣言的理论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并根据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对该宣言做了补充和修改。后来,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给中国指明了方向。

有一位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结果吃错了,他旁边一碗红糖水,他没喝,把那个墨水给喝了。但是他浑然不觉啊,还说,“可甜了可甜了”。这人是谁呢?就是陈望道,他当时在浙江义乌的家里,就是写这本书(翻译《共产党宣言》——笔者注)。于是由此就说了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许多革命青年一旦尝过了真理的味道”,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便从未改变。从《共产党宣言》中汲取信仰之力,为共产主义事业义无反顾、奋斗终身,成为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共同选择。百年沧桑,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带领中国人民一路乘风破浪,完成了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文化管理系青年说
20展示的施雨洁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党如火如荼展开,大多数博物馆、展览起到了重要的传播和教育作用。作为学习展示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不仅要学怎样陈列好文物,还要鲜活生动地还原历史,传播感人故事,弘扬党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