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硝烟弥漫的岁月 聆听抗战老兵讲红色故事|文化管理系党总支赴仙居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血与火浇筑的桥梁
也是新中国曾经走过的道路
而今,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
祖国的大桥巍然屹立
而硝烟背后是我们不能忘记的人

6月4日-5日,文化管理系党总支一行赴台州市仙居县开展“走进硝烟弥漫的岁月,聆听抗战老兵讲红色故事”主题党日活动,参观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仙居县委旧址纪念馆,探访了王洪樵、胡建中两位抗战老兵。
4日,党员师生们一同聆听两位抗战老兵讲述革命故事,感受他们身上崇高的爱国情怀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102岁高龄的王洪樵老战士,出生于仙居城关东门一富庶家庭,台州中学毕业后,考取位于江西泰和的国立中正大学,后泰和沦陷,学校解散。王洪樵又考取国立英士大学,读大三时,国家号召青年学生参军,王洪樵感叹:“普天之下,已容不下一张书桌”,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青年军”,受训后编入209师639团三营九连任中尉干事。抗战胜利后,王洪樵返回仙居,如今他身体依然硬朗,独自生活,每天早上去公园教大家打太极拳,还坚持每天给小朋友教书法。
胡建中老战士也已98岁高龄,是浙江仙居县官路镇石井村人。1942年9月参军入伍,走上抗日前线,编入国民革命军88军辎重兵团3营7连任一等兵收发员。不久后调至79师师政治部任准尉司书,其部曾在浙江龙游、衢州、丽水、永康、武义、於潜、临安等地与日军作战十余次。抗战胜利时,升任为79师237团指导室少尉干事,在上海松江车站参加接收日军投降仪式,受命负责监督日军缴械。他曾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王老和胡老勉励在座的大学生党员们,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希望大家不忘初心,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越来越好。党员师生和两位抗战老兵一起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共同高歌赤诚爱国心。
5日,文化管理系一行参观了中共仙居县委旧址纪念馆。馆内有红色讲堂、国防教育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姚岸兵工厂、宣誓墙等展区,系统地展示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仙居地活动轨迹,真实地再现了这一时期仙居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畏强暴、英勇抗战地辉煌历史。 党员师生们在视频宣讲室观看了仙居革命历史视频。视频从星火燎原、艰苦卓绝、红色堡垒、黎明曙光等方面阐述了仙居历史上血与火的篇章,仙居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师生,他们在学习党史和仙居革命足迹的同时,对于踏上这片带有革命印记的光荣土地感到热血沸腾。“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宣讲室门口的革命烈士英名录镌刻着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烈士名字,是他们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他们的无畏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沿着山路上行,沿途是红军长征故事的插画和毛主席的谆谆教导,这些插画和教导,无不在提醒我们,无论是走哪一条路,都要牢记长征精神,都要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山路的崎岖远不及红军长征的艰苦,文化管理系师生们不畏烈日,不喊苦累,秉持长征精神,一路向前,攀爬到山顶。 系党总支书记金银琴带领党员师生进行庄严宣誓并讲话,大家铿锵有力地宣誓着对党的忠诚和对党的崇敬。金银琴提到,同学们要始终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牢记今天的入党誓词,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履行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新的人生征程上奋发有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同时欢迎将要毕业的同学们常回校母看看,向学弟学妹们分享成功经验。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希望在校生们在学习生活、班级管理和院系活动中充分发挥表率,主动走在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