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青春心向党|手工艺学院举行第一届主题微党课大赛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5月4日,正逢五四青年节,手工艺学院第一届“喜迎二十大,青春心向党”主题微党课比赛在图信中心举行。来自各个专业的10名参赛选手陆续登台,带来了一场有温度、有深度的党课盛宴。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卓群,校党委学工部(学生处、保卫处)副部长、校团委书记郑吟,手工艺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金银琴,手工艺学院党总支专职副书记王筱芽,手工艺学院组织员钱杏芬,手工艺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胡墨智丽,手工艺学院辅导员戚幸怡担任比赛评委。
参赛选手们满怀激情,紧紧围绕“喜迎二十大,青春心向党”主题,结合自身专业学习和经历,通过生动的故事、鲜活的案例和朴实的语言,以故事讲述经典,以榜样凝聚力量,以专业感悟匠心,讲述了一个个新时代的奋进故事,为评委老师和观众们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微型党课,充分展现手工艺学子坚定信念、勇担重任的青春担当。
20文物林覃靖
《以文化人 以艺润心》
林覃靖同学从谢晋经典影视作品出发,坚定“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认为创作出好的作品可以振奋人心,文艺创作是一个进化自己心灵的进程。在今后的文艺创作中,必将保持一颗求真尚美的心,切实做到精益修为、成风化雨、以艺润心。
20展示罗家瑶
《求真·尚美·精艺·修为》
罗佳瑶同学从校训出发,为我们介绍了求真尚美精艺修为的内涵,又以蒋帅可学姐的优秀经历和《万物华实》展览等为例,向我们展示了来自展示艺术专业独特的文艺灵魂。
21文物苏一航
《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
苏一航同学以《八佰》中上海四行仓库的片段为例,为我们再现抗战的艰难卓苦。苏一航认为许多弘扬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的展现离不开文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当担起时代的责任,为新时代的前进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21民传周荣
《承传统 创发展》
周荣同学从传统融入生活、传统文化活的表现、当代人的创新和发展等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技艺。结合自身的专业经历,将传统蜡染技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为我们阐释了如何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技艺。
21文物方梓宇
《悠悠文物 贯古今》
方梓宇同学以自身专业为出发,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介绍了文物对现代人的意义和重要性。并用樊锦诗的事例呼吁大家在未来将以其为榜样,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活”起来。
20文物江娜
《工匠精神 以心焕新》
江娜同学从耐住寂寞、勇于担当、匠心独运、以心焕新四个方面为大家阐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本质。坚守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指尖传承。
20展示周婧
《收百世之阙文 采千载之遗韵》
周婧同学为我们分享了自己参考《红楼梦》中的艺术元素,准确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与伙伴一起设计了“相逢戏曲”主题的首饰。以亲身经历践行“收百世之阙文 采千载之遗韵”。
21文物毛音睿
《时代脉搏中的艺术脉动》
毛音睿同学受学院“对话红色文物”系列活动的启发,以五星红旗的设计历史为切入点,结合自身在专业上的辛苦学习,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脉动。
21民传黄语欣
《坚守立场 笃实力行》
黄语欣同学通过举例敦煌女儿樊锦诗、笙歌不息的何彪等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的坚持不懈,结合自身专业,呼吁我们要坚守立场,为新时代新征程展现自己的一份力量。
20展示周莉
《永远的战歌》
周莉同学声情并茂地介绍了革命先烈瞿秋白以及瞿独伊的光辉历程。在铿锵有力的《国际歌》中感受两位革命先辈坚韧不屈的精神,他们的精神就像战歌一样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评委点评
胡卓群充分肯定了选手们“选题贴、内容实、准备足够、状态佳”的现场表现,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自信自强、青春活力。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切口要小、落旨要大,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二是平叙要亲、情感要强,叙述故事亲切自然,情感表达强烈鲜明,张弛有度;三是案例要精,线索要清,选取贴切、清晰的案例展开叙述,增强逻辑感;四是常态要引、特色要显,凸显新意,彰显活力。
郑吟表示在青年的节日里,选手们从不同角度讲述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和力量,展现青年学子的力量和信念。手工艺学子肩负着将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起来的重担,承担着助推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责任,要坚定信念、秉持匠心,用青年心、青年智、青年力量,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跑出手工艺青年的速度,跑出浙艺青年的加速度。
最后,金银琴肯定了选手们在备赛过程中的努力和成长,并宣读了比赛结果:
一等奖
20展示周莉
二等奖
20展示周婧 21文物毛音睿
三等奖
20文物江娜 21民传黄语欣 21民传周荣
优胜奖
21文物方梓宇 21文物苏一航
20展示罗家瑶 20文物林覃靖
本次微党课激发了手工艺学子的青年担当,在未来的征程将继续坚定初心使命,在知党爱党中砥砺前行,敢战能胜,奋力拼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