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手工艺学子获世说瓶语——康养武义•首届【婺州窑杯】国际宝瓶大赛金奖!

来源:手工艺学院   作者:手工艺学院    时间:2022-07-25   人气:

近日,“世说瓶语——康养武义·首届‘婺州窑杯’国际宝瓶大赛展”在武义县博物馆举行。本次大赛由武义县委宣传部指导,武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武义县博物馆、武义婺州窑陶瓷研究所承办,以“传承、创新、发展”为主题。经过专家初评、复评最终决出特等奖1名、金奖3名、银奖5名、铜奖10名、评审奖6名。手工艺学院20民族传统技艺班应轶岚、李天一同学在傅菲菲、郑源雷老师指导下创作的作品《与墨》斩获金奖!

本次参加大赛共有海内外300余件作品,其中148件作品于6月11日-7月18日在武义县博物馆和婺州窑文化村同时展出。7月19日,大赛座谈会在县博物馆举行。三十多名婺州窑专家学者、爱好者参加,共话创新创意、人才培养、合作发展,在唤醒古老技艺的同时,找寻时代新需求。

《与墨》是一件陶瓷宝瓶,虽不会开口说话,但无一不收敛着创作的风雨,凝聚着时间的力量。此褐彩宝瓶采用褐彩作为点缀装饰,斑点分明,清新醒目,这些褐彩点远看如游动的蝌蚪,灵动脱俗,明艳动人,活泼高古。胎质坚实,褐彩细腻,大气古雅,是茶桌上的把玩精品。褐斑装饰最早出现于三世纪东吴时期,至四世纪西晋时已逐渐流行,鼎盛于东晋,南朝式微。点褐彩是婺州窑、越窑等浙江南方青瓷比较流行的装饰手法,流传千年。

图片

应轶岚

在经过一整个上半年的忙碌,我们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收获。我们前期在参观众多博物馆与展览之后,学习到了许多古代陶瓷技艺知识。在创作过程中也曾在几个方案的修修改改中踌躇不前,其中要特别感谢我们的专业老师傅菲菲老师与郑源雷老师给予我的帮助与肯定。此次的金奖对于我来说不仅是莫大的荣耀与鼓励,也是我在陶艺方面的的一个起点,未来我将会继续努力,砥砺前行,在专业学习发展上续写更加夺目的青春篇章。


李天一

很荣幸在中国武义•首届【婺州窑杯】国际宝瓶大赛中获得金奖,这是我们陶艺工作组成员共同的努力结果。我们采用古代束口盏的盏沿造型与婺州窑特色宝瓶器形相结合,配以传统褐彩元素,入古而不失创新,将时代性与传统相结合。我们秉持陶艺工作室一贯的“好用且美”的制作理念,使作品造型到位,气质较佳。特别感谢傅老师在制作过程中孜孜不倦的指导,与我们共同调整宝瓶的造型,让我们在比较紧张的时间内尽可能达到满意的状态。感谢郑老师带领我们对原材料的初步探索,帮助我们精心烧窑。得此殊荣,是我在浙艺学习两年的一个总结,也是我陶艺路上的一个起点。我将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制作技艺,不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陶瓷文化。

图片


此次获奖作品《与墨》也是手工艺学院本学期开展的学生专业能力大赛的一等奖作品,进一步推进优秀教学成果影响辐射更广范围。手工艺学院始终致力于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手工技艺人才为目标,通过产教融合持续推动教学改革,注重教学成果的积累,不断增强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拓展职业发展道路。手工艺学院学子展现出了精湛的专业水平,获得了评委与观众的认可,这是对他们平时的刻苦学习最好的鼓励,再次向他们表示祝贺!



©Copyright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2017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518号 邮编:310053 浙ICP备05014568号
技术支持:朗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