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专业能力评价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开展学生专业能力比赛

来源:手工艺学院   作者:手工艺学院    时间:2023-06-12   人气:

62250e6144c8f8499ca8c45227f7cc49.jpg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开设于 2002年,为教育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浙江省高校“十三五”特色专业,浙江省首批省属社会评价组织单位,面向全省开展文物修复师(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职业技能培训和认定。专业开设陶瓷修复、纸质修复 (书画装裱、古籍修复)两个方向,致力于文物保护、文物鉴定、陶瓷修复、书画装裱、古籍书画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有着丰厚的办学历史、完善的办学体系、优质的办学成果。

本次毕业展展出有书画装裱、古籍修复、古陶瓷修复、古书画仿制等作品。学生们通过提取宋代元素,以线条、造型、色彩等艺术手段和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原有文化元素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赋予作品新的时代内涵、弘扬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陶瓷修复

121f927f846bdab06fde795ec1fe0ce2.png

a58cca5a55ab61f15ec343c3a7e3cf91.png

2b5300739fc26dbde81c0290657750e6.png

7c5e03996ba64a59f99dc21ecda48a31.png

作品名称:湖田窑素洗

作    者:范心怡

班    级: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徐佳颖

作品简介:金缮莳绘。

405568cb0bcedd22d72e92459c31d914.png

dcbda88402e78a295de0dcd734bac9cf.png

d9852a52af2192cc673f95802594eb27.png

6a80a9f190f729a52048e84e36a7ca01.png

作品名称:耀州窑青釉印花盘

作    者:范心怡

班    级: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徐佳颖

作品简介:采用金缮莳绘工艺,对缺失的部分进行修复,莳绘出缺失部分的纹饰,使器物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dca92182d7130d5dbf56541934442e66.png

25bf9a7ac940673393251f9cc835eb98.png

831e8f31746dacc17abd431cb0c33987.png

5186910efc4e91fb7a9bb52b2fc8d41a.png

作品名称:宋韵雅瓷

作    者:范心怡

班    级: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徐佳颖

作品简介:其修复方式源于作者对宋韵的理解,认为宋韵的气质在于谦逊素雅,无需太过华丽,简单却不单调。使用大漆工艺对器物缺口修复出素雅的效果,选取的器物也偏素雅,颜色为同一个色系的青釉,在作者看来,青色更能体现出雅的韵味。

e4b4141e5bf60079bc69fe4a8e214328.png

287a3f6789e5abefeeed1ee09eb43392.png

e92eacbaa2ad65aa4d15bc7415b9ae15.png

f74312630adc1d030c4a564acaba7da5.png

作品名称:东汉青釉四系罐

作    者:范心怡

班    级:2020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借鉴西方陶瓷修复理念,缺口部分通体打低一毫米,在其基础上着色,使整件器物更加具有整体性的同时,不失可辨识性。

a87b6608244cf22bf88a7c947b5fae21.png

6268f180072f42d73c1cf7075577ea38.png

069dc1ce75cd56a87927b3b2fd71d4fc.png

作品名称:宋湖田窑青白釉高足杯

作    者:高信

班    级: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以黑漆素髹形式修复缺口,以体现极简美。

6244225458539ec7f9b79e1d7966c604.png

e877d35cd57dbf8236b35f926038df5d.png

214655284b938872927c1ae0fa431186.png

8dd0ed5ce245d2fefca62d1c449c1c39.png

作品名称:宋湖田窑青白釉葵口盘

作    者:高信

班    级: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以黑漆素髹形式修复缺口,以体现极简美。

a10dedf494161f40d80522ccf37ff5b8.png

b81325e257383ec069557bef0e1f75d0.png

dcdbf1cd8843c3d6e761b0eb7ec30aee.png

508dada1a853f4ff73bf2a05aac09486.png

作品名称:宋湖田窑青白釉菊瓣碟

作    者:高信

班    级: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以黑漆素髹形式修复缺口,以体现极简美。

7784e5f9c57b482a3a5c3c61d75c64e3.png

06488aba395eae98613bd4988e66d12f.png

37237932e1ecfbc1f8256697b52ee2a4.png

76ece7ee3ee3329b2ebf957d5f08894c.png

作品名称:清代景德镇青白釉将军罐

作    者:高信

班    级: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徐佳颖

作品简介:以可识别修复理念,通过解决病害,以文物修复形式对其进行修复。

29683861e470e723831c62748ebdae89.png

6cbf135a8d06edbf0a8679a4838544d6.png

d7add37340527e15005ab4604c6c9720.png

c647d79db8379ef990db1cbfe835545d.png

作品名称:越窑青釉曲瓣盏托

作    者:葛豪 何洛浩

班    级: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本器物仅存少量残片,修补难度极大,但由于器型较为稀少,学习价值较高,故仍然进行修补。考虑到修补材料的强度要求,采用强度较高的原子灰进行修复。

8b7ef642382bcf6f965ce6977d1d6a0f.png

f0ed75abd34a9c36e931edc9852f7096.png

f4ca391c76cd853a9cb4bd5f51248a04.png

fc2f4f8e68bc8977be54c8c890cc7911.png

作品名称:耀州窑紫金釉碗

作    者:葛豪 胡涵啸

班    级:2020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碗唇口,弧腹,圈足,近足无釉,素面无纹饰。釉为酱色,釉色较亮。酱釉瓷是宋代中期耀州窑瓷器中出现的一个新品种,为仿宋代漆器之作。使用生漆粘接并用腰果漆描线。

101894a405c3bd71e53e3f27ffe35f7b.png

5070d5960a923bb77d8b24fc383c5d5d.png

c74004e7fa9208ade5d3778061f41361.png

365ccfde4d0ad78e32a022ee3f9f8992.png

作品名称:越窑青瓷香熏

作    者:葛豪

班    级:2020文物修复与保护

作品简介:五代越窑香薰,口沿大面积残缺,底部缺少部分,使用原子灰修复,并用腰果漆上色。

148d91bf3f16dcc955b601431f5a7396.png

08bebc6545a1fa6ddb03831c17bab660.png

d38d9e668ead319653a42b6977e37f2f.png

06b6f7c3723113be5b1efae68c85f342.png

作品名称:龙泉窑贴塑缠枝牡丹纹三足炉

作    者:何洛浩 王新

班    级:2020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敛口,内折沿,圆唇,筒形器身,下承三足。灰白胎,施梅子青釉。腹部贴塑缠枝牡丹纹,枝叶卷曲蔓延,整体纹饰与釉色相得益彰,辉映成趣。为确保器物修补后的可用性,采用硬度较高的原子灰进行修补。

736a28f6fdc00758aeac2857052d3d1c.png

566fa5691aede23567a6a6abf03f66aa.png

ba557b9be2e4a406c7d8f0c67e5efa46.png

a71ff0d645e69fe2b90b5587932d29cc.png

作品名称:定窑白釉花口碗

作    者:胡涵啸

班    级:2020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碗口呈五瓣葵花式,斜壁内收,圈足。里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使用生漆进行粘接并描金。

4b14c62ad3c1a9126a46fc5dce097809.png

371a53462dc22d3eb33a2ccbe2fbfd86.png

b49e4acc170400dc1c9c3f4cca6cc251.png

f8d1a6d39bfdb7daabdcac60fb614556.png

作品名称:瓷生花 陶生叶

作    者:金仙娇

班    级: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创作灵感来源于景德镇的一个作品展,主要以烧成后坚硬的瓷器表现出花叶的生机与柔软感,结合修复器物的残破形态,宛如从伤口长出来的一般,给予器物生命力。

f6388de22952805369cf85b6915ff4be.png

ae398cac4173fb66e9b2ca762ebe9dc6.png

0ec9718e81c85f534178c2056f9c5e2d.png

8c47b11f8d980575489a82fbe770f921.png

作品名称:行炉一组

作    者:蓝海雯

班    级:2020 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行炉,造型古朴简洁。修复缺失的口沿之后,以黑漆装饰,呈现质朴质感。

a911f11929e0e18dc156c5e92079bd7a.png

bcd9459988b98bf768e0621d465ca5ce.png

f00760e712949575f4166d73cdcf8236.png

e84c4d29233a3df1c5a52a36904b18bc.png

作品名称:金代钧窑鬲式炉

作    者:蓝海雯

班    级:2020 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鬲式炉,直口,斜折沿,直颈,扁圆腹,底周装三足。施青釉,足底无釉,呈黄灰胎色。原器物口沿缺失,以原子灰为基础补齐造型,再以黑漆装饰。

c5222928466f9708f15925dbcf041c79.png

e0dbc1649088731b238d0546369a84a5.png

6eaad426c50aad4c99ce1bd32a35cd8c.png

4a994a2ac0d8b73aa29e593d8037037b.png

作品名称:金代钧窑鬲式炉

作    者:蓝海雯

班    级: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鬲式炉,直口,斜折沿,直颈,扁圆腹,底周装三足。施青釉,足底无釉,呈黄灰胎色。原器物口沿缺失,以原子灰为基础补齐造型,再以黑漆装饰。

9848d691e18f84c90b1126a809781ef4.png

5be73164590d9dfc106c2914a31328f7.png

264323d3e46190b585fc14dcd96ed15e.png

750c581b30762979f762fef2bf0c0d68.png

作品名称:宋代当阳峪白釉褐彩水注

作    者:林怡

班    级: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以黑漆素髹形式修复缺口,以体现极简美。

634882e94c4ec6be1999e1a45f42877c.png

c21c594151c79e727a453d3e37508db2.png

6ceda895f9ebe155089ed72e7a446bb9.png

bdd0ba2272bfdd8e639a498c6741caa1.png

作品名称:宋代当阳峪行炉

作    者:刘旋

班    级:2020 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当阳峪窑烧白釉、酱釉、绞胎及白釉釉下彩绘划花和剔花等瓷器,以白釉为主。此次修复的是两只白瓷行炉,造型古朴简洁,修复缺失的口沿之后,以黑漆装饰,呈现质朴质感。

905ac9fe6f56f91d341edd88ca4a8203.png

a8784c3bbd82a410bdd9ec619afb73bb.png

c05ddcfd0627dd5138c496b0470a61bc.png

f491df9d8d5155f92aec1b750154083f.png

作品名称:汉代原始瓷壶修复

作    者:倪晨蕾

班    级: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该件汉罐口沿多处破损、断裂,按照文物修复标准对其制定修复技术路线,通过清理、拼接、补缺、作色、作旧等步骤进行修复。

7bf4798a0386ea152ace8e7438dbf05c.png

6e823d5cb62f8aed7a590941fc774f9c.png

00b89e5d86995766f9298f87d884ddfb.png

c5374821fd4153b53de86d54a2790559.png

作品名称:宋代福清窑茶盏一组

作    者:倪美华

班    级: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宋代蔡襄《茶录》记载:“茶色白,宜黑盏,建阳所造者绀黑,纹加兔毫,其坯微厚,热难冷,最为要用。”福清窑即为建窑下的一个窑口,福清窑茶盏,可以算是饮茶利器。为了保证实用,采用天然大漆材料修补。

c3be0fa2123307f3c73faab04d517ee3.png

d210ce8ebc7d455c75877e5a62d8e565.png

1b29afdae3e28f9ac55f3841f44ecfcb.png

2824c449f0d87f69ea4741f44568253d.png

作品名称:湖田窑青白釉三足炉

作    者:钱品元

班    级: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平沿,口沿微外撇,束颈,鼓腹,中心无釉,遗留有墨书款。器身破损,耳朵损坏一只,两条足损毁,采用博物馆修复方式,使用石膏修补。

538700c20899668411d8f2b7633dd3b1.png

1b1e9ea014b4ea5dabf723580f9ad44d.png

082f3249cb9601f09a7565f0f1e2009b.png

88d1941cfbb16e1ac5f5324df26dcb77.png

作品名称:元代天青蓝钧窑盘

作    者:王海涛

班    级: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盘敞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外壁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圈足内无釉。作品用金缮图饰暗纹技法,结合文物本体二次创作,富有别样的艺术审美。

0221f1657933329c74334165027449eb.png

6aeedbc2aa09d45faa686951eab2d8ae.png

9ce981744d27078fde5f26d0f12cda68.png

239a4c0e93214a78bbe1e7b0d1a4a9cc.png

作品名称:清代红均釉大花瓶

作    者:王海涛 周子欣 方梓宇

班    级: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该器物口沿部位整体缺失,通过查找、参考同时代器型,以博物馆展示修复形式对其进行修复、复原。

395fbb902b29e8910abb1e7037dd1254.png

0ba595529be61a7d6ab3da7b4d0f4dd1.png

d0b7d3af878d9a4510e50e1e5b229c51.png

d5337bb04f562ad4c887c077c837b9d7.png

作品名称:元代天青蓝钧窑盘

作    者:王海涛

班    级: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盘敞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外壁施釉不匀,有流釉现象。口沿处釉层较薄,隐隐映出灰色胎体。圈足内无釉。作品用金缮图饰暗纹技法,结合文物本体二次创作,富有别样的艺术审美。

abc3fddab7e14c1f522750417f18aaba.png

cd6694010e9f2a428ddcf3655dcc3cda.png

928b31eadfd5d3c1dc1601ea6b55396f.png

7ec7a65a33a9ddbf89bc59d4a4cb52ec.png

作品名称:宋代吉州窑永和不倒翁

作    者:王海涛

班    级: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吉州窑是中国现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窑遗址之一。它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距今已有 1200多年的历史。宋时,永和陶瓷业兴旺,“辟坊巷街三市”“七十二条花街”,锦绣铺有几千户,百尺层楼万余家。吉州窑是中国古代黑釉釉瓷生产中心之一,所产瓷器种类繁多,已发现的瓷形有120余种。按胎釉可分为青釉瓷、乳白釉瓷、绿釉瓷、黑釉瓷、彩绘瓷、雕塑瓷和玻璃器等。以大漆套色(复原)形式对其进行修复。

d8de442a3825f7d77b09cbc19fca4caa.png

9fa1d5841bb9b0c3b6528efae03bc7be.png

5fd45422a0f9b5132fe4b825e40d246f.png

6c0821d83100d7649b3bde2f57129727.png

作品名称:宋代福清窑柿红盏

作    者:王海涛

班    级: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宋代建盏的柿红釉,也是一种“中国红”。柿红,顾名思义就是柿子成熟时呈现的红色。建窑柿红釉的原材料,和建窑黑釉是一样的,之所以同样的胎和釉,会烧出有别于建盏主流产品的色调,是因为温度、气氛的关系。以大漆套色(复原)形式对其进行修复。

621d5c361fe4baaed6b32c18e3deb537.png

b4f595e1bdf8fa1748fa4df6c22ee75e.png

f9881ea1b8e2ee096859120c0f0e8391.png

ee5d1f36ca935270e2c8e47b98b494c4.png

作品名称:元代龙泉窑簋式炉

作    者:王海涛

班    级: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仿商周青铜簋造型,敝口微撇,薄唇,束颈,下腹外鼓,夔龙形双耳,圈足向内弧收。白胎,胎质细腻,胎骨厚重,施梅子青釉,釉层厚,色泽滋润。此器制作精细,形体匀称,端庄秀美,对其缺失处用博物馆展示形式进行修复。

39bdd6ff04e300662fce6e6618b4aa92.png

69c9a13763cd4fe2fcdd4f87ae898928.png

af0acac4fb76cf6cbf3ea01e83cf9642.png

1fc38a1f2dab63d49ab5e65aa8b096a1.png

作品名称:宋湖田窑青白釉高足杯

作    者:王海涛

班    级: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以黑漆素髹形式修复缺口,以体现极简美。

d0a40a2e2d3fae2e25d309bbe2a55318.png

73c09bc32ea03c53dcc4f8a73b2eb2b6.png

c74885b356d77ed6df632d5a4672b0fc.png

5c0872276190e534f45911ebb6941554.png

作品名称:长沙窑彩绘卷草纹碗

作    者:吴浩天

班    级:2020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唐代长沙窑小碗,釉层保存完整,碗内饰草纹,口沿有缺,使用原子灰并用腰果漆调色修复。

94ed128e4b277fdcf0951740559c288c.png

af93cd01326d984d8112e80dc813fe0a.png

d325a633f74daab9e3a739ad684515a3.png

92b3f44f09cdf215ac32090b2d094d63.png

作品名称:当阳峪蝌蚪纹小瓶修复(若干)

作    者:徐懿雯 罗洁 楼倩男 裘舒羽

班    级: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 徐佳颖

作品简介:该系列作品在修复前处于较为严重破碎状态,每一件器物均为碎片且部分位置碎片残缺,采用展示修复。首先使用超声波清洗机去除坚硬附着物后,用软毛刷蘸清水加洗洁精手工清洗污垢及断裂碴口。清洗完成后,根据器物的形状、纹饰、颜色进行试拼编排,计划好粘接顺序。对于粘接环节,选用大漆加糯米粉作为粘接剂。对瓷器残缺部位选用原子灰作为补缺材料,利用翻模、捏塑等手段进行修复。大致完成瓷器造型后进行反复打磨、补缺,对瓷器造型进行精细化塑造。打磨至以手触摸衔接处感觉光滑无阻挡后,进行上漆。该组作品将展现未上漆和上漆的两种修复完成效果。

6010b5a2a92dbcf5c2e6db50bac5df88.png

c17ca090ce2ccb86721706ec9c8f8e39.png

b7cee4e5305f46fcbabbaa70fa876520.png

c466b00a23a7cc67430e5d0dc980df71.png

作品名称:近代紫砂小盆

作    者:杨璐银

班    级:20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朱伟洁、徐佳颖

作品简介:该器物表面光滑,有明显小缺口,器物附有细微杂质,在修复过程中需要注重器物表面的清洁,修复时需要时刻注意缺口以外器物不被材料破坏,可以通过胶带等隔离材料来处理。器物以金膳修复为主,在修复过程中先通过瓦灰和生漆来做器物的器型底子,再施以黑漆保护器物的底子,最后用适量的红漆和金粉完成修复。

书画装裱

cae3318b4465a21061281f5fb8c7d9cb.png

2b8ada9f839b2acd2aa94b6dc68bfb3b.png

作品名称:《枇杷山鸟图》立轴装裱

作    者:潘依娜

班    级: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江杰

作品简介:《枇杷山鸟图》中,硕大的枇杷叶和成熟的果实,在盛夏的阳光中金碧璀璨,闪烁着诱人的魅力。俊俏的小鸟立于枝上,伸着尖细锋利的嘴巴,紧瞅着爬在枇杷上的蚂蚁,生动细密的构图,使画面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

ce155bf6d9a00eb0fb9b5f29a014b2fa.png

作品名称:《听琴图》立轴装裱

作    者:潘依娜

班    级: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江杰

作品简介:该作品几乎全以线勾,淡施墨色,线条已是清圆细劲一路,愈见古朴敦厚,细劲而遒逸,画作笔墨流畅,设色古朴雅拙。

eb633d3169076223888da8f420f891d9.png

acf4b9e637bec1023fd9c08d33b564d6.png

作品名称:《山水图》双色裱

作    者:洪慧琳

班    级: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江杰

作品简介:临摹赵左《山水图》,采用双色挖镶装裱形式,选用宣纸、绫绢等材料对书画作品进行装饰和加固,腹背进行压光处理,石蜡打磨保持色彩的亮丽感,手感触摸光滑柔软,使作品起到锦绣添花的装饰效果。

4e85d71117d19fe31c87ad7ec6e509ba.png

0ace8f5b603f88e5830c6e947e0b9a07.png

作品名称:《四学士图页》三色裱

作    者:洪慧琳

班    级: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江杰

作品简介:临摹李公麟《四学士页图》,采用三色挖镶装裱形式,选用手工宣纸,且根据画芯匹配颜色协调的、带有古典花纹的绫绢材料来裱件,腹背进行压光处理,石蜡打磨保持色彩的亮丽感,手感触摸光滑柔软,使作品变得完整、增添些许魅力。

63c74932febb3d0befae8bc3d86285b0.png

c6a5aad1ba8258a59f9cb744d9776ee4.png

作品名称:《卖眼药》

作    者:江娜

班    级: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江杰

作品简介:图中一人腰插一扇,中间开裂,上书一字似“渥”,可能是插科打译、故意装傻的意思。此人臂肘间有“点青”,右手指眼睛,左手握一板。另一人衣冠绘满眼睛图案,一手捏着眼膏瓶,显然是在推销眼药。画幅右侧有一大鼓,仅见小半。口此图虽然绘制的是戏剧场景,但人物的动作神态表现得非常到位,体现了画家对当时市井生活的关注。另外,人物的服饰、装扮对于研究宋代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装裱形式为传统一色裱,但细看天地头与上下隔水的花色却不同,天真质朴、雅致清新。

fe3d627879c148f74b1455fd37e9587a.png

16d922338fe3f2e4af95453afaee697b.png

作品名称:《溪山兰若图》

作    者:江娜

班    级: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江杰

作品简介:图中所画峰峦,山顶多作矾头,林麓间多卵石,并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细径危桥茅屋,得野逸清静之趣,深受文人喜爱。以长披麻皴画山石,笔墨秀润,为董源画风之嫡传,并称董巨,对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画发展有极大影响。装裱形式为传统二色裱,使书画更加抢眼更加大气,表现出层次感并拉长作品。

0b886c040c1c3d53e63008c00ef6e5c3.png

87b91eebc0efbcc4854aa1f0136cbfe4.png

作品名称:《金碧峰图》局部

作    者:江娜

班    级: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江杰

作品简介:装裱形式为传统浅黄绿色的一色裱,天真质朴、雅致清新。范宽善用的雨点皴和积墨法画法,往往给观者造成“如行夜山”般的沉郁效果,讨托出山势的险峻硬朗、气魄雄伟、境界浩莽、雄阔壮美、墨韵浓厚、笔力鼎健,其画风对后世影响极大。

6922c37d481cf25e3f9191ff7f044e37.png

作品名称:一色拼镶对联

作    者:陈恬

班    级: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江杰

74bf9299bd17196233d2eae0e7b67871.png

0eea7a619a49811037782192593e4dac.png

作品名称:仿古山水画

作    者:陈恬

班    级: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江杰

作品简介:立轴的装裱形式是一色挖镶,该图是运用淡墨层层积累,颜色用青、绿、赭少数几种颜色,虽然用的颜色少但色彩鲜明细腻丰富,清润高华。

d8a230d83c845d2b05b1c2d95d0a9e9f.png

fa4d5059ddca9e7c335583f45b7dc147.png

作品名称:《维摩居士像》

作    者:陈恬

班    级: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江杰

作品简介:立轴的装裱形式是一色挖镶,该画是白描的形式来展现维摩诘老年居士的形象,坐在床上,左肩斜倚着椅背,彷佛张开口发出微弱的声音,床的后侧站立着天女,以彷佛天女散花的姿态来呈现,它以简洁明快描绘出曲直、粗细、刚柔、起伏而富有韵律变化的线条,描写出对象复杂的形态特征。

2b82109b0431065a3bfdc1126777f44c.png

作品名称:《夔龙补衮图》

作    者:范夏黎

班    级: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江杰

作品简介:图中两个女子,一个外披半臂,上身穿窄袖衫,下着长裙,腰束带,淡雅朴素,修长窈窕,是明代女子服饰的典型风格。在系腰的腰带上,挂着一根以丝线编成的“宫绦”,即在丝线中间打上环节,下垂至地,有的还在中间串上一块玉佩,借以贴压裙服,使其不会散开而影响优雅仪态。画面左侧有一名侍女着衫裙,腰间束带并挂一玉佩,手中托着一件衮服,衮服是皇帝在祭天地、宗庙及正旦、冬至、圣节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用的礼服,上衣下裳形制,以十二章纹样为饰。

a5e6086138f30c3debd6633ef89c465a.png

作品名称:《清风》

作    者:林覃靖

班    级: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江杰

作品简介:挖镶二色裱。以墨笔勾勒的竹子,将线条的轻重变化和墨色的深浅运用自如。画面中竹子的枝干和叶子巧妙的排列着,表现出细腻而富有生气的竹子形态,同时也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作为节操坚强、气节高洁的象征。墨竹既有自然之美,又有文化之韵,既能令人感受到艺术家对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也向我们传递着古人对生命中的坚韧不拔品质的向往和崇敬。

古籍修复(古籍装帧)

4fff68e0b114c1dab92cad7f88f1019c.png

作品名称:古籍函套

作    者:陈恬

班    级: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阎静书 汪帆

作品简介:函套即封套、书套。一种传统的书籍护装物。它是用厚板纸作里层,外面用布或锦等织物装裱而成的盒式外套,该函套中装有四孔线装书、金镶玉、包背装、毛装,将书册装入其内,以牙签或竹签作为封装的系物,防止古籍遭到损坏。

edb21322d82d7e6616d0b0bab93e7456.png

作品名称:《简明算法指掌》

作    者:20级文物修复纸质方向学生

班    级: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阎静书 汪帆

作品介绍:清代《简明算法指掌.增广唐著写信必读.中华字汇通书》,该清代古籍的三方面内容合集本。上栏是《简明算法指掌》,中栏是《中华字汇》,下栏是《增广著写信必读》。该书破损严重,有较多的虫蛀和霉烂,我们运用托裱和隐补的方法将其修复完成并装订成四孔线装书。就我们而言,不只是修补破损古书、实现对公共财物的保护,更是体现区域文化综合水平提高的表征。这些较深层次的意义希望能激发出当代人的文化自豪感和责任心,从一个侧面促进了古籍事业的发展,并协助了阅读推广的实现。

81847a502c359019573020af4bfb2e39.png

作品名称:函套+古籍

作    者:江娜

班    级: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阎静书 汪帆

作品简介:用龙凤纹的锦、宣纸、灰板、骨签制作的四合套;其中五本古籍中分别是金镶玉、毛装、包背装、四眼线装、蝴蝶装。利用函套来存放古籍,可使其不易受污染和摩擦造成损伤,在书背处可编写书名和编号,也利于查找,所以,古籍函套在古籍保护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88f6052fa43f6620ef0bee0401e5945e.png

作品名称:古籍装帧+函套

作    者:洪慧琳

班    级: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阎静书 汪帆

作品简介:用函套将线装、毛装、包背装、蝴蝶装、金镶玉形式的古籍装帧装入其中,便于保护书籍。

古书画仿制

7f4575bbd4a16bcb7de2ff3f77936949.jpg

504b18e29343b9a600a33705d55e4f26.jpg

作品名称:《丹枫呦鹿图》(局部)临摹

作    者:潘依娜

班    级:20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李漫

作品简介:作品为五代时佚名画家创作的一幅绢本重彩绘画作品,描绘的是群鹿游憩于色彩斑斓的秋林中的情景,造型生动真实,颇具情趣。构图繁密饱满,形式美感强烈。作者使用传统的皴法、勾勒之法较少,却大幅度使用了类似西方的光影之法来表现鹿的立体感,且敷色富丽鲜艳又有别于常见的没骨山水。

7a1dc22a2065139d735038599003eeba.png

db1e280c17041e82fe27364dee26164d.png

作品名称:《雪树寒禽图》临摹

作    者:范夏黎

班    级:20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李漫

作品简介:作品描绘了覆雪的竹叶,轻染薄雪的棘枝,以及悄立枝头栖息的伯劳。图中山坡以粗笔勾出,写一丛衰草,更添雪意。双勾写竹、树干,敷色渲染。雀鸟以没骨及勾勒相结合绘出,写实生动。对于积雪的表现,直接将白粉厚涂在枝干与竹叶上,表现出积雪压枝的凝重感,清空灵逸。

b42d6f1b235533bc6a4e9afeaea3ecf7.png

9385714fede08b8c4f5389e6070e21f9.png

作品名称:北宋范宽《烟岚秋晓图》局部临摹

作    者:洪慧琳

班    级: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李漫

作品简介:作品描绘陕西一带的山水景色,山石连绵起伏,中部云雾笼罩,河流顺山蜿蜒,山中隐现亭台,亭中士人凭栏赏景,树木苍劲,或红叶飘飘,或硕果累累。石块和峭壁以“雨点皴”定型,无数淡墨小点叠落在岩面上。以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伟壮观的气势,山麓画以丛生的密林,刻画出北方关陕地区“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特色。

409ad369a78fbfe6415209914b4fa7ec.png

作品名称:南宋赵佶《瑞鹤图》临摹

作    者:王海涛 邓恒之

班    级: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李漫

作品简介:《瑞鹤图》是北宋宋徽宗赵佶所作绢本设色画。打破了常规花鸟画的构图方法,花鸟和建筑相结合,营造了诗意的境界其不仅具神性的光辉与君主的华贵,也有仙音袅袅、高雅灵动之感。皇宫殿宇端端正正置于画面下方,均衡对称,留出三分之二湛蓝天空,有两鹤驻立,互相呼应。画面仅见宫门脊梁部分,突出群鹤翔集,庄严肃穆中透出神秘吉祥之气氛。

513e1aa15346a31451bb767221f56a82.png

b81d61ac8b070c3c19e7ed164eda57f8.png

作品名称:南宋刘松年名作《撵茶图》临摹

作    者:杨璐银

班    级: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李漫

作品简介:《撵茶图》以工笔白描的手法,细致描绘了宋代点茶的具体过程。画幅左侧两人,一人正在转动石磨磨茶,神态专注,动作舒缓;另一人伫立茶案边,左手持茶盏,右手提汤瓶点茶;桌上是茶筅、茶盏、盏托以及茶箩子、贮茶盒等用器。画幅右侧共计三人:一僧人伏案执笔,正在作书;一羽客相对而坐,意在观览;一儒士端坐其旁,似在欣赏。整个画面布局闲雅,用笔生动,充分展示了宋代文人雅士茶会的风雅之情和高洁志趣,是宋代点茶场景的真实写照。

3fbfa4da10d66f639f885fda82d30b4b.png

9a451b76c53a8b4190238a12affb1124.png

作品名称:北宋崔白《寒雀图》临摹

作    者:林怡

班    级: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李漫

作品简介:图绘枯木及九只麻雀飞动或栖止其间的情景,九只小雀依飞鸣动静之态散落树间,自然形成三组。该图构图巧妙,布局得当,在动与静之间既有分割又有联系。作者以干湿兼用的墨色、松动灵活的笔法绘麻雀及树干。麻雀用笔干细,敷色清淡。树木枝干多用干墨皴擦晕染而成,无刻划痕迹,明显区别于黄筌画派花鸟画的创作技法。

14480f60d0aa1d1bd5b00ea77929f82e.png

28d2df5917f5204c589d9facb7e38eab.png

作品名称:北宋郭熙《窠石平远图》临摹

作    者:高信

班    级: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李漫

作品简介:作品中近景为寒林秋树窠石清溪,远方山峦隐隐可见,作品的上部空旷,展现出一派秋高气爽的优美风光,坡上则树木密集,多枯树虬枝,形似“蟹爪”,将这种带有北宋山水画标识意义的圆曲坚挺的线条美发挥到了极致。该画作表现的就是一种山河明净、苍茫远阔的画面,让人感到山水的沉雄远阔,以及岁月的沧桑。

1ce0fb9b588ae663258869882e02a143.png

作品名称:《歌乐图》临摹

作    者:宣钰婕

班    级: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李漫

作品简介:作品以工笔重彩为主,兼以淡彩写意,绢本设色,描绘戏曲杂剧歌舞场景。中绘九位女乐伎,两位舞者,一位老乐师。女乐伎服饰一致,身着红色褙子,头饰珠宝,衣着华丽,各执不同乐器。女舞者头顶花冠,身形较矮小。画面左端绘梨树兼栏板,点明梨园,有湖石间以竹点缀,右端有树一棵,与画左端树石两相呼应,环绕人物,整体组成南宋乐舞日常一片段。

行书创作

b661bc6b3728f85cf6aa69ea3b8e1dee.png

f4b1f01179d3d907bf51079c10f26e40.png

作品名称:《白牡丹(节选)》《牡丹花诗帖》

作    者:邓恒之

班    级:20级文物修复与保护

指导老师:李漫

作品简介:这两幅作品分别为《楷书:临赵佶<牡丹花诗>》和《行草创作:白牡丹》。楷书运用了宋徽宗赵佶的特定瘦金体,特征是笔画细瘦,在转折处,将藏锋露锋运转提顿痕迹保留下来,成为瘦金书的基本笔画架构。如写一横,起笔处是尖,先斜下,而后横行,收笔留有一顿点,即是特点之一。结体虽楷,而整体运笔,大都直来直往,飘忽快捷,似行如草,行笔尽显帝王气派。以此书法临写赞美牡丹之诗。

行书创作运用了宋代行书大家米芾的笔法与章法,创作内容为白居易《白牡丹》节选,书写了诗人对牡丹花的赞美与同情之意,以及对自身遭遇如同牡丹的不平之情。


©Copyright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2017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518号 邮编:310053 浙ICP备05014568号
技术支持:朗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