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向党|铸魂忆初心 法治扬正气——手工艺学院开展《第二十条》观影主题党日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3月6日,手工艺学院党总支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浙江实验艺术剧场组织党员和学生观看《第二十条》法治电影。《第二十条》电影通过真实动人的故事情节,教会大家《刑法》的第二十条的法律知识,向师生们传递法治的理念和价值观,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
此次观影活动,既是一堂生动感人的主题党课,更是一次凝心铸魂的思想洗礼,引领全体党员教师始终保持初心,不忘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法治精神,为构筑法治校园贡献力量。
观影感悟:
手工艺学院党总支书记钟黎:电影《第二十条》聚焦了如何让“正当防卫”实实在在地帮助老百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问题。如同关于正当防卫的争议一样,法治建设也不会是一帆风顺,但是,无数像韩明、吕玲玲一样正直、善良的中国基层执法者仍在不断努力奋斗。作为党员教师,我们更是要学法、懂法、依法、守法,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的工作、生活思维,为师生服务,做好表率。
手工艺学院副院长叶峰泉:电影《第二十条》在朴实地表达人物情感深度和社会责任感,表达了对法律应有之义的坚持,即法律不应向不法行为让步。我们党员应不断巩固法治观念,强化法律意识,必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正确价值取向。 手工艺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琳:观看电影《第二十条》后,我深受触动,通过一个个错综复杂的案件和角色们的命运交织,感受到了在面对选择时每个人付出的代价。我们要始终坚持信仰和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法律意识,用自己的行动维护正义和公平。 手工艺学院办公室主任章倩倩:电影《第二十条》对人性的探讨非常深刻,影片中人物的矛盾冲突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现实和复杂,在法治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我们在职场中应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注重道德与责任感的体现。 手工艺学院民族传统技艺教研室主任胡锦霞:观看了电影《第二十条》,这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影片,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表现手法,让我对生活、道德和人性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需要更加宽容和理解他人的选择和行为。作为党员要学会在困境中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手工艺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教研室主任潘文娟:《第二十条》是一部探讨法律公正与人性的杰作,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电影全程展现了法律的公正与力量,当弱者在面对恶人的侵害时,法律成为了他们有力的武器和坚实的后盾,他们不会因为困境而放弃,而且勇敢地站出来,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益,展现的勇敢和坚韧让人动容温暖。这样主题的电影值得反复观看品味,以便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手工艺学院民族传统技艺专业教师高迅:我国1979年刑法就规定了正当防卫制度,提出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条》弘扬‘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理念,激活沉睡的法条,制止不法侵害,弘扬正义和见义勇为精神。 手工艺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教师江杰:影片深刻讨论了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我们往往会陷入道德与责任的两难境地,是一部人性与生活的深刻反思。作为党员,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手工艺学院教学秘书赵梦寻:法律,是民众心中对公平正义的守望。影片《第二十条》倡导正当防卫、鼓励见义勇为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积极弘扬“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手工艺学院辅导员胡墨智丽:在观看了《第二十条》之后,我深刻领悟到了生活的多彩多姿和人性的复杂多变。尽管案件的细节被黑暗所笼罩,但公平与正义的光芒终将破晓而出。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我肩负着引导学生坚守信念、追求公平与正义的重任。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应坚守自己的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手工艺学院辅导员方雯静:观看电影《第二十条》,理解检察官,理解案件当事人,理解家属的不理解,理解突破法条的不易。法不该为不法让步,法的存在应当是让犯罪成本增加,让犯罪者畏惧犯罪,而不是让见义勇为的行为代价变大。我将在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遵从师德师风原则,不忘党员的初心使命,注重道德与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