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炬百辉芒,越韵长流芳。6月3日—18日期间,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项目“越剧基层院团表演骨干人才培训”邀请了30位知名专家学者、越剧表演艺术家为学员们进行28场学理清晰、内涵丰富的讲座,以理论教学的形式充分阐述了戏曲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与价值。



这些讲座由三个板块构成:有傅亦轩《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沈勇《新时代文艺的历史方位与文艺家的时代责任》、毛时安《当前文艺创作的若干思考》、崔伟《新环境中的戏剧思维和现状》等组成的习近平文化思想版块;有施小琴《越剧文本的诗性表达》、王绍军《歌舞飞扬——当代戏曲的表演形态》、胡志毅《杨小青导演与浙江小百花越剧》、罗松《我眼中的好戏》等组成的戏剧理论版块;有钱惠丽《越剧表演艺术漫谈:传承与创新》、王志萍《越剧王派艺术》、吴素英《出场的节奏和人物个性、情绪、任务的关系》、邹建红《剧目创作选题与表演浅谈》、周正平《新时代灯光设计的审美追求与创作实践》、蓝玲《为角色创造形象》、叶志良《表演视域中沉浸式演艺的艺术表现》等组成的实践扩展版块。讲授内容涉及艺术学、社会学、戏剧学等,涵盖广泛,内容深刻。进行学术理论讲座的专家们艺术经验深厚,专业基本功扎实,考据考源充分,聚焦戏曲行业实际,逻辑缜密,学术严谨,主旨鲜明。



10多天来,学员们为行业专家、学者长期勤耕在戏剧理论的人文关怀和担当精神所感动。大家专注听课,积极与授课专家学者对话、探讨,课后认真主动完成学习心得和课程纪实。

经过这段时间的理论教学,大家也都表示,感慨颇多,学员们从素不相识,到共同参与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分组研讨、座谈交流、学员论坛,不断汲取养分,丰盈羽翼。通过线上课程培训,大家吸收了多层次、多维度、多方面的知识,实现了全领域、全方位、全程式的突破。
目前,本项目已经进入到实践教学及采风观摩阶段,将陆续开展京昆身训、舞蹈编导、角色创造、剧目教学等相关课程,将理论知识进一步应用于舞台实践,体悟戏曲艺术的博大内涵,踔厉讲好中华戏曲的时代故事。
学生感悟
学员屠少桦表示,作为新生代的戏曲青年演员,我们更加要精益求精、脚踏实地、认真努力做好承上启下的重任,勇担时代责任,以优秀的文艺作品为新时代留下深刻印记,为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出力献力,为戏曲文化走向世界贡献微薄力量,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学员尤梦姗从讲座中得到启发,她认为,戏曲艺术要基于“守正”而实现“创新”,我们不仅需要按照当代审美要求对传统剧目进行重新演绎,更需要通过新的创作来丰富和发展戏曲艺术。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戏曲艺术只有与时代一起前行,契合时代精神和现代审美需求,才会葆有持久的生命力。
学员俞杨澜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思考,她表示,现代戏的创排一直是一个戏曲在探索的大课题,而“立象尽意”是一项可以让现代戏有戏曲味儿的突破口,只要把现代戏拆分成许许多多小的改进课题,去细化、尝试,会让现代戏曲有飞跃性的突破。
学员徐峥峥表示,通过老师们的讲解,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艺术创作的本质和价值,也更加明白了艺术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情感的表达,是生活的缩影,是社会的镜子。要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道路仍旧任重而道远。


©Copyright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 2020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18号
邮编:310053 浙ICP备050145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