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讯:浙艺芭蕾班快毕业了 浙江小天鹅找不到飞的方向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王玲瑛 发布时间:2010-01-14

浙江在线2010年01月14日讯:

浙江在线01月14日讯

  自己演自己

  “丑小鸭”们这样蜕变成“小天鹅”

  《金色舞鞋》是浙艺职院特聘外籍教师关一毅替学生们编导的舞剧:一个天资聪颖的小女孩,渴望成为芭蕾舞演员。清晨,别人沉浸在梦里,她已开始练功。每天重复这种辛苦单调的训练,却似乎永远无法达到老师满意的程度,她失去了耐心,负气弃鞋而去。经历了孤独、困惑,最终蜕变成一只真正的“天鹅”。

  关一毅说,孩子们在演剧,也在演自己。这是目前芭蕾班学生的缩影,映照着芭蕾之路的艰辛与梦想。

  “我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我希望他们都有梦想和热情,搞艺术需要这样。他们很多人也愿意,但是首先他们必须能生存下去。”

  目前芭蕾班只有少数人能进国内有限的芭蕾舞团。但去到国外,他们却很吃香。浙艺职院舞蹈系主任韩磊说,学生到日本参加芭蕾舞比赛,被日本舞团、美国舞团看中;到瑞士参加比赛,又被维也纳舞蹈学校看中……但这些比赛参赛经费都要学生自己出,所以这个国际化之路比较昂贵。

  “浙江芭蕾舞团”

  一个提了4年却终未成行的建议

  2005年,浙艺职院附中原常务副校长李人麟,曾呼吁过在浙江建立一个芭蕾舞团,他列举浙江芭蕾生存的三个基本条件:有一批有见地、喜欢文化的企业和财团作经济后盾;有政府支持;有一批优秀的艺术班子,包括创作表演和营销班子。整个芭蕾在浙江的生存需要长久储备,大众要了解芭蕾,本地要有芭蕾舞团去普及,还能吸引优秀的高端人才来指导舞团,又能让家长对芭蕾的未来抱乐观态度,送自己的孩子去接受专业芭蕾训练,从而给浙江本土的芭蕾舞团创造持久的生命力。

  4年多过去,浙江芭蕾舞团还遥遥无期。

  “一方面,可能运营成本比较高,企业有顾虑;另一方面,企业提出的演出模式与我们的预期也不太合拍。所以后来就没有下文了。”李人麟说,企业提出,成立的芭蕾舞团要在企业大楼大厅里头表演,固定在这样一个表演场所,这与学校想象的差距不是一点点。

  今年芭蕾班的毕业大戏,浙艺职院又邀请杭州市相关领导观看,希望重新提起成立芭蕾舞团的议题。但目前政府正在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原来的国有院团将逐步转为企业,再成立一个国有院团,机会渺茫。

  “这两年我也在想,为什么芭蕾舞团遥遥无期?可能与文化体制有关。一个文艺院团,它的成立、运作,国有团体有成熟的经验,一想起成立舞团就往这边靠。这条路走不通,要走别的路,就要有新的运作模式。新的运作模式,所有人都没有经验,摸索起来有点害怕。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还是院校,怎么做好它,都底气不足。”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不重视芭蕾,沈阳、苏州都比我们这里氛围好,不用说广州、北京、上海。我就是想让孩子们留下来,从事他们喜爱的事业。”关一毅说,如果孩子们不够出色,那也没话说。但芭蕾班学生参加华东六省一市舞蹈大赛,获过表演金奖和创作金奖;在权威的“桃李杯”比赛中,芭蕾班获过群舞创作三等奖、优秀表演奖……“我想,真到最后没办法了,我就自己掏腰包把好的几个学生先带在身边,推广浙江芭蕾。”

hspace=0

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10/01/14/0162347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