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周末音乐会——“初·光·音”民乐专场顺利落幕

来源:音乐学院   作者:音乐学院    时间:2022-06-17   人气:

6月16日晚,音乐学院“周末音乐会”民乐专场在浙艺音乐厅顺利举行。这是本学期“周末音乐会”系列演出的收官之作。音乐会独奏的六位同学是本学期专业能力比赛一、二等奖的获得者。本场音乐会由青年教师卢伟主持。

   第一首民族室内乐《敦煌》是我校校友、中国当代青年作曲家、中央民族乐团驻团作曲家姜莹女士创作,由我校附中的同学们演奏。乐曲巧妙地运用中国民族乐器的特性,把西域调式与印度调式相结合,体现着古代四大文明的唯一汇聚地—敦煌所具有的多元、传奇的色彩。

 中阮与钢琴《中阮第二协奏曲第一乐章》17小音乐楼星彤同学演奏,该作品于2001年刘星应香港月琴、中阮演奏家雷群安女士委约而创作,经过三年反复雕琢,最终于2004年底完成。此作品在演奏技法和与钢琴的对位配合上有一定的难度。

笛子独奏《婺江欢歌》18小音乐班王涵同学演奏,作品以浙江婺江音乐为素材描绘了婺江两岸春意盎然的景色,抒发了人们生活的美好和幸福之情。在演奏技巧上将循环换气和连续颤音结合使用,更丰富的表现了泛彩流金的滚滚江水和欢乐人群的动人场面。

筝与钢琴《望秦川》17小音乐蔡雨婷同学演奏,作品根据古老的同州梆子音乐素材创作。旋律气韵绵长,古朴优美,板式灵活多变,风格独特。通过对故友与往事的追思,表达了真挚的感念之情

民族室内乐《花朝月夕》19一贯班同学共同演奏,作品采用了广东音乐 “汉宫秋月〝的音乐素材,以细腻柔美的音乐风格,来唤起人们对“花晨月夜,良辰美景”的遐思与憧憬。

 17小音乐班陈开昕同学带来了二胡独奏《葡萄熟了》,作品旋律清新优美,节奏明快热烈,风格浓郁。生动地描绘了新疆人民在葡萄熱了的季节里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的欢乐场面。

20民乐班阎莎同学演奏了古筝独奏《海之波澜》,作品描绘了海之波澜,山之嶙峋,开篇就用波澜壮阔的笔触来描绘风平浪静、海天一线的动人景色,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画面随着引子的展开浮现在人们眼前。青年作曲家王瑞将自己对大海的眷恋和思乡之情融入乐曲之中,带领人们走进他的灵魂故乡。

笛子独奏《舞沙》20民乐的王欣府同学演奏,作品通过音乐的画笔描绘出了背依祁连雪峰的漠上风光(巴丹吉林及腾格里沙漠),这里虽没有江南朦胧的烟雨水乡却能领略到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的戈壁豪情。

最后是由我校校友、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专业研究生楼嘉同学所作的一首新作品,古筝与大提琴《云山归樵》本次音乐会也是此作品的首演。作品灵感来自一个传说,西晋时有一位樵夫王质,一日进山伐木,在云雾缭绕的深山中遇仙人下棋,驻足观之不久,斧柯尽烂,立马下山,归无旧人,沧桑巨变。让人不由得发出“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惆怅叹息。作曲家意图用古筝与大提琴来表达这深意感叹,作品在中国乐器与西方乐器间寻求着对立与统一,对话与碰撞,同时二者叉相互融合,而为一体。

在演出间隙,赵瑾老师采访了在本学期音乐学院首届学生专业能力比赛中获民乐中职组一等奖的四位同学。他们分享了自己在校的学习、练琴以及上台演奏的经验,为跟他们一样正在艺术道路上跋涉的同学们们提供了经验,树立了榜样。

每一次圆满的舞台展示,都印证了那句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经历过琴房的苦练、汗水的浇灌、心智的磨练,才能从今天的小舞台,通往今后的大舞台。





© Copyright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 2016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518号
邮编:310053 浙ICP备05014568号 技术支持:朗业科技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