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 ⑤ |“承梦而出 满载而归”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暨乡村振兴文艺汇演圆满收官

来源:音乐学院   作者:占悠雅    时间:2024-07-11   人气: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绿》勾勒出一幅碧绿色的山水美景,这幅美景并非存于怎象。

而是真的在现实甲。

拚間不职小字院音乐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叭循着叉中所

述,踏着朱先生的足迹,来到了仙岩风景名胜区。

山腹裂石涧,幽幽注深瓮,一碧冷侵骨,投石殷雷动。山路崎岖,大家在爬山过程中感受攀登精神的传承,我们不仅登山,还要做青年观察家,勇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不断向前走,不断往更高处攀爬,这种精神必将使队员们更加拼搏进取,砥砺奋进。
 “乡”约竹溪,遇“践”青春。当晚,乡村文艺汇演在温州的竹溪村如期进行。这是暑期实践团出队以来的第4场演出,也是余姚-温州社会实践文艺巡演的收官之作。本场乡村文艺汇演由团队师生以竹笛、唢呐、古筝、合唱等多种表演形式,将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倾情展现给现场群众们,让艺术融入乡村发展,让乡村美起来、雅起来。
舞台布景、灯光与音乐相得益彰,营造出了或欢快或浪漫的氛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场盛大迤逦的音乐世界中。精彩演出的背后们,离不开学生演员们的耕耘积累与倾情出演,更离不开组织协调的老师与幕后工作人员的辛勤奔忙与全力支持。
承梦而出,满载而归。从诗画雁湖到醉美马渚,从以苦问道到艺启温州,实践团为期六日的暑期实践之行也随之进入尾声。本次暑期实践覆盖余姚和温州多处文化名村,开展文艺调研走访共6期,乡村文艺汇演共4场,辐射当地群众数千人。此外,本次实践得到了当地合作方的大力支持与现场群众的热烈欢迎,更让参与师生们以一己之力,立足文艺振兴,赋能大美乡村,是一场意义非凡且影响深远的实践之行。

© Copyright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 2016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518号
邮编:310053 浙ICP备05014568号 技术支持:朗业科技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