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综合教研室简介

来源:基础部   作者:基础部   时间:2013-07-19   人气:

综合教研室主要工作是负责全院高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公共文化基础课程,主要讲述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向学生系统地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强调文化与信息的意识,突出地体现了计算机的基础性。主要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计算机体系结构、微机硬件基础、操作系统技术基础知识、办公软件应用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和网络技术基础等内容。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较全面、系统地了解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具备在网络环境下熟练掌握和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1.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技术课程的基础课。授课对象为全校各专业学生,课程类别为公共文化基础课。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首先是根据教育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体现以有效知识为主体,构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特别要以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为重点,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软件设计与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掌握典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具备安装、设置与操作现代典型计算机环境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里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编排图文并茂的文档,学会制作实用高效的电子报表和制作幻灯片,具备在网上获取信息和交流的能力,具有熟练地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2.课程主要内容

对于表演类学生,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软、硬件平台)、微机操作系统及其使用、多媒体知识和应用基础、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 internet基本应用、网页制作等;本课程的开设是培养文科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保证,是培养跨学科、综合型的文科“通才”的重要环节。为文科专业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从事本专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对于非表演类的学生,教学内容较全面、概括性地讲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和重要概念,主要包括:

l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结构与组成原理;

l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其中一些重要概念;

l了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技术基本概念、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

l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包括常用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安装、配置和基本使用方法,网络的连接与设置和常用网络软件的使用。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能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利用计算机、认识并处理计算机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能够在各自的专业中能够有意识的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理念、技术和方法。


上一篇: 外语教研室简介下一篇:

Copyright ©2013 zj-ar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邮编:310053 浙ICP备05014568号 技术支持:朗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