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心理健康的特点

来源:基础部   作者:基础部    时间:2021-08-12   人气:

1、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相对性。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与一个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完全是一回事。

2、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连续性。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分为不同的等级,“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不是径渭分明的对立面,而是一种连续或交叉的状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到严重的心理疾病之间是渐进的、连续的,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程度的差异。   

3、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可逆性。如果我们不注意心理保健,经常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那么心理健康水平就会下降,甚至出现心理变态和心理疾病;反过来,如果心理有了困扰或出现失衡时,学会及时自我调整和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就会很快解除烦恼,恢复健康的心理。   

4、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动态性。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心理健康的水平会随着个人的成长、经验的积累、环境的改变,以及自我保健意识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规律,多数人是健康的。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状态,从心理健康到心理不健康是一个连续状态,呈正态分布(图1-1),每个状态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是成长和发展中的矛盾。大学时期是个人成长过程中又一次面临新的心理矛盾发生、转化而趋向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产生的心理矛盾,有环境适应问题,有学习问题,有人际关系问题,有自我观念问题,有恋爱和性的问题,还有进一步升学和就业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每一届大学生都会面临的。    


上一篇: 心理健康及其评定标准下一篇:

Copyright ©2013 zj-ar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邮编:310053 浙ICP备05014568号 技术支持:朗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