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管理系青年说之四|文物里的红色故事——一封家书
编者按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与实践证明,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也只有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同人民荣辱与共、同舟共济,才能不惧山高路远,不畏风狂雨骤。今天将推出文化管理系青年说之四——一封家书。
人心就是力量。彭雪枫常要求战士,“在敌人面前是猛虎,在人民面前像绵羊”。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只有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才能无惧困难、无往不胜。革命时期,“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改革时期,“创造这奇迹要靠谁?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要唤起“我能行”的意识,要发扬“让我来”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重温信札里的军民情、鱼水谊,更能感知“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未来,国家才有力量”。彭雪枫做师长的新四军第四师,创办了一份机关报《拂晓报》。其发刊词写道:“拂晓催我们斗争,拂晓引来了光明。”在拂晓时迎来晨曦,于人民中汇聚力量,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就能在新征程上浩荡前行、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徐英慧说:
”习近平总书记说,‘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退色的价值。我认为我们应该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学到的知识去了解文物。传承文物中的思想精神。生活在这片红色的沃土上,我们要做一个对党忠诚,关于担当的青年。无论遇见什么艰难险阻,我们都要有竹子一般的信念: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