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以青春之名,守护一缕茶香”茶脉薪传团队暑期实践调研活动圆满收官

来源:手工艺学院   作者:胡颖    时间:2025-08-25   人气:

前言

2024年,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持续擦亮“世界茶乡看浙江”金名片部署要求,促进“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系统性保护。同年3月,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启动首批省级非遗茶空间组织申报工作。基于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的政策,立足暑假社会实践和发挥文创学子专业技能,手工艺学院“茶脉薪传”团队开展了本次非遗茶空间的调研。

调研之旅

这个夏天,手工艺学院“茶脉薪传”团队的同学们与浙江非遗茶空间展开了一场浸润着茶香与匠心的奇妙旅程。

建设“非遗茶空间”,是浙江省推进“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系统性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文旅深度融合的空间产品,持续打响“浙江气派的非遗茶生活”。团队成员们立足浙江丰富的非遗茶资源与文旅融合需求,深入走访各地非遗茶空间,系统梳理茶空间发展情况。

为摸清非遗茶空间的“脉搏”,团队用脚步丈量文化现场:在杭州胡庆余堂,如意人生非遗茶空间里,她们观察茶客往来,记录空间里茶客捧杯交谈的闲适、游客打卡拍照的短暂停留;在温州沁大师空间美学生活馆,与她们的负责人促膝长谈,听对方对非遗茶空间发展的规划,了解非遗茶空间发展的详细情况;在湖州仁皇语茶的非遗茶空间中,从负责人的对话中发现其发展的困境……近4个月的实地调研,12场深度访谈,让团队逐渐理清了茶空间发展的“痛点”。

未来展望

团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结下的深厚缘分——在上个学期,团队成员围绕杭州油纸伞的保护与发展展开调研实践,不仅用详实的调研勾勒出这项非遗技艺的生存现状,更凭借创新性的保护思路斩获省赛铜奖。

1.png

从油纸伞的竹骨纸面到茶空间的茶汤叶底,“茶脉薪传”团队始终相信,非遗的生命力不在于被束之高阁,而在于找到与当代生活对话的方式。这个夏天,她们以青春为笔,在茶香氤氲中书写着属于新一代的非遗守护故事。


©Copyright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2017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518号 邮编:310053 浙ICP备05014568号
技术支持:朗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