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来源:基础教学部 作者:李韶丰 发布时间:2011-05-03

为加强外聘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423,基础教学部特邀请上海师范大学李杏保教授与来自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海洋学院及我院的教师进行座谈,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共商多校合作机制。基础教学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史长虹主持会议。

会上,教师们围绕“艺院教学的苦与乐”这一话题展开座谈,指出艺院学生特点鲜明,个性单纯、热情,为人真诚、乐观,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但教师们也在教学中也遇到诸多问题,主要有出勤率差,迟到现象严重,个别班级缺勤率高;课堂管理较难,缺乏有效措施;部分学生没有文化追求,对老师的授课反映冷淡;常规教学内容难以引起学生兴趣等。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们认为建立有效的惩处机制、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能因为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而降低对他们的要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强调其主导性。”李杏保在听完教师们的发言后这样说到,“老师们应重视学生的表现欲,对他们因势利导,并在相机结合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授课形式的变化循循善诱。”

史长虹表示,我院学风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继续努力,多想办法、多做研讨,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他指出,教师在发言中相比以往烦恼少了,快乐多了,这是一种良性趋势,基础部将一如既往,在每学期定期举行师资培训,增进交流,群策群力,共同推进艺院文化课教学。

谈到教师们在加强规范管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多些人性化的关怀这一话题时,基础部副主任周涛说,教师们既要研究好教学对象,又要注重合情合理引导对象;既看到同龄同层次学生的共性,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老师们应多使用贴近学生专业、激发学生兴趣的措施和手段,促进教与学的互助,真正做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