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在为音乐服务

来源:宣教处 作者:学生记者 发布时间:2011-10-10

被业内誉为二胡界“小金钟奖”的2011首届阿炳音乐艺术节暨全国二胡少儿优秀选手展演比赛1026在民间音乐家阿炳的故乡无锡落下帷幕。这场比赛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江苏省文化艺术界联合会、无锡市政府共同主办赵季平、徐沛东等著名作曲家莅临观看,闵惠芬、邓建栋、许讲德、赵寒阳等二胡名家和来自全国高校的专家、教授出任评委,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选送的130余名少年儿童现场竞技。这些少年选手经各地省音乐家协会层层删选推荐而来,可谓精英荟萃。其中,来自浙江、年仅12 岁的选手范翰卿凭借一曲感人至深的《江河水》荣获儿童B组金奖,赢得评委会的充分肯定,称其将乐曲原意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场,台湾艺文产业发展协会创会理事长冯治皓由衷感慨:“这个孩子如此到位地将音乐真谛演奏出来,难能可贵。我想知道他的老师是如何教导的。”

范翰卿的老师,正是我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高澄明。在这次比赛中,他还获得了浙江区唯一一个“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教学管理之余,高澄明孜孜不倦于艺术教育工作,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专业教师,高澄明十分注重提升专业能力,曾获浙江省第五届音乐舞蹈节比赛专业组二胡独奏一等奖等诸多奖项,发表了多篇论文;指导学生在浙江省第五届、第七届二胡独奏比赛、韩国国际器乐比赛等比赛中获得金奖,还曾获得全国民乐考级优秀指导教师和学院“教坛新秀”、“优秀教师”等称号。今年8月份,高澄明还刚刚获得浙江省二胡比赛的优秀园丁奖。

对于二胡教学,他有着自己的理念。高澄明觉得,艺德重于技能,教二胡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而且,艺术教育需因材施教,要根据每个学生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和训练曲目。同时,文化与音乐相辅相成,文化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的正确理解与把握。为培养优秀的学生,这些年来,他在二胡教育上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学生参加比赛,他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尽可能陪同指导。高澄明说:“培养更多的二胡艺术接班人是我的一个心愿。现在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为音乐服务,只是将音乐本身所想表达的意义诠释出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