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作伴越乡行 革命故土觅党迹

来源:美术系 作者:章大伟 发布时间:2011-11-08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1023,在如此诗情画意的季节里,美术系党总支书记杜晨鹰带领美术系教师、学生党员等一行40人赴绍兴参观鲁迅故居、周恩来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寻觅党的踪影。

穿过徳寿堂、思仁堂,再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这片已有两百年历史的家宅,曾活跃过鲁迅的身影。历史的画卷在导游详细解说中得以重现,师生们沉浸在这催生豫才先生思想觉醒的气息里。在“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展览着鲁迅在南京、日本、绍兴、北京等地的生平事迹,大量的实物、手稿、照片、书信、图表、模型等展品,采用现代化展示手段,真实形象再现了鲁迅的光辉业绩及其思想发展的历程。“这些遗留下来历历在目的事实,让我不得不敬仰鲁迅先生的挚然勇毅,不管他是文学家还是革命家,为唤醒民族觉悟勇敢与帝国主义、新旧军阀针锋相对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由衷感谢他书写一生,赠我一世。”学生党员黄日珍激动地感慨道。

“莲溪绵世泽,沂国振家声。”踏进周恩来祖居,镌刻在“百岁堂”三门上的对联便深深映入眼帘。许多宝贵的革命文物都在“周恩来生平事迹陈列厅”中得到展示,它们真实记录了周总理一生光辉的战斗历程,形象地展示了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革命精神。一处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间,更让师生亲眼见证了周总理勤俭质朴的美好品德。面对记者采访,入党积极分子倪婷婷按捺不住热情,她说:“周总理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在这里,我的心灵深处产生了强烈震撼,深切感受到了他的品德、情怀、精神、人格与风范,它们都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宝库,是我永远的榜样。”

当天,这支队伍还探访了徐渭纪念馆,游览了柯岩风景区。“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一生坎坷、才华绝代的徐文长最终潦倒而逝,青藤书屋旁徐渭之墓扎根于此。院中的石榴树因得灵气而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学生们尤为喜爱,管理人员见盛情难却,允诺一枚,于是上演了一回别开生面的采摘趣事。无论是天工大佛、七岩观鱼、三聚同源、越女春晓、镜水飞瀑如诗如画的美景,还是乌篷小画船的鉴湖景区,亦或是绍兴传统小吃密集的鲁镇,师生们都舍不得轻易别离,“柯岩风景区”一行为一天行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美术系学生党支部书记王筱芽说,这次社会考察的时间处在美术系党总支组织的系列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活动的中级阶段。活动旨在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和党性修养,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强化党员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建设和谐校园和学习工作中得到体现与发挥。接下来,美术系党总支还将开展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集中观看革命传统教育片、组织“一个党员,一面旗子”的社会实践和召开“重温党的章程,争做合格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等系列活动。

 

 

(启动仪式进行中)

 

 

(师生们参观周恩来纪念馆)

(这间不足10平米的小屋,曾有周总理歇息的身影)

 

(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合影留念)

  

(余晖中,鉴湖堤上踏着愉悦旅步的师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