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韵文涵

来源:基础教学部 作者:杨维琬 发布时间:2011-12-12

为迎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下艺术院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提升艺术院校师生的文化内涵,129日上午,浙艺院基础教学部配合学院20112012学年综合展演季主办了题为“艺术品位呼唤文化蕴涵”的互动研讨会。研讨会由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李杏保主讲,同时特别邀请了著名书法家沈尹默的关门弟子戴自中先生现场挥毫助兴。会议由基础教学部副主任史长虹主持,文史、思政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和部分学生一起参加了会议。这场研讨会别开生面,气氛十分热烈。李杏保围绕“艺术”,“品位”、“文化”、“蕴涵”这四个艺术领域常见词语的深度涵义提出了有奖问答,引发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和参与,极大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在对同学们的回答详细讲解之后,李杏保围绕“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涵”的关系,从艺术领域文化大发展的紧迫性、艺术领域文化蕴涵的价值观、艺术文化发展的愿景三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讲解,同学们积极参与问题回答和讨论,回答正确的同学还得到了戴自中先生现场挥毫创作的墨宝作为奖励,现场时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在艺术领域文化蕴涵的价值观这一板块讨论中,李杏保结合当今文艺界现状和对具体艺术作品的分析,并以流行歌曲的歌词和古典诗词为例,从艺德、艺品、艺趣三个方面论述了艺术文化蕴涵应该追求发展的方向。在讲解中,李杏保邀请学生上前演唱歌曲和朗诵诗歌,并为大家声情并茂地吟诵了古典诗歌,使在场师生充分感受到文化对艺术影响力的同时,也将研讨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热烈的气氛中,两个小时的研讨时间过得飞快,结束后同学们还意犹未尽,纷纷围着李杏保继续探讨。09古籍与字画修复班的喻天龙同学就匆匆赶来,拉着教授和戴先生去参观他的作品,并就书法艺术创作向二位老师请教良久。通过这次研讨会,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作为艺术院校的学生应该有积极进取的意识,应有勇气和智慧面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下艺术人才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有着深厚古越文化与现代西湖文化底蕴的浙江艺海,采撷无穷资源,是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

在为基础教学部的教师作的培训茶话会上,李杏保围绕着了艺术学院教师如何更有效展开文化课教学,教师们针对教学中具体问题展开了讨论。李杏保认为,在艺术院校的文化课程教学中,不能孤立文化,而要使文化融入艺术,教师要用文化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来使学生真正明白文化对艺术的重要性,明白艺术的表现和文化的修养是不可分离的。只有学生主动思考追求文化的重要性,才会真正学好文化课。教师上课时也应该勇于尝试新的理念和方法,用最适合的表达方式来使学生理解课程的重要性。李杏保举例说,当年有一幅以炼钢工人学毛选为题材的画作,标题是《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这个标题过于平淡,他将其改为“炉火正红”,后来这幅作品参与比赛得了一等奖,此举充分说明文化对艺术的促进作用。

李杏保还以自己求学时的亲身经历为例,谈到了为学生创造和谐成长环境的重要性。巧合的是,今天恰好是李杏保的恩师徐培三先生的百年诞辰。徐培三是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在敬业中学任教37年间,培养出戴敦邦、张培成等70多位艺术家,在美术界有着“敬业派”的美誉。徐培三敬业爱生的师德楷模值得现在每一位教师学习。随后,戴自中也谈了自己师从沈尹默先生的经历,进一步现身说法,使基础部的教师们认识到文化课对艺术教育的正面影响。

这两次研讨会由如何搞好文化课课堂教学延展至对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宏观思考,使基础部的教师受益匪浅。在讨论学习中,教师们进一步认识到文化基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拓宽艺术眼界,使他们在专业发展和人生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