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对我们来说或许很陌生,但对于我院戏剧系的同学们却尤为亲切,3月27日——世界戏剧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剧院都会举行各种活动以示纪念。3月28日,戏剧系实践教学汇报“一月一赛”在小剧场接踵而至。本次“一月一赛”的比赛内容是语言艺术,参赛形式广泛,包括散文,诗歌,相声小品,寓言,现代诗等。语言艺术是表演艺术的主干课程,比赛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及团队精神、集中强化语言能力和表演能力。
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和迷离的灯光,演出拉开帷幕。浙江省军区文工团团长蒋巍、浙江省广电集团朱震洲等专家也应邀出席担任本次“一月一赛”的评委。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一首铿锵有力的《满江红》,一段催人泪下的父女独白《接受》,寓言《机灵的小绵羊》、《一猫三鼠》、《猴王吃西瓜》,热播剧《北京爱情故事》中的经典台词,相声《吹牛》、《改良专家》、《竞选村长》,阵阵欢呼声和热烈的掌声在小小的剧场内久久回荡……
比赛最后,经过评委们的斟酌,最终由彭文鑫和章心如带来的《接受》荣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为《改良专家》、《竞选村长》和《像个朋友》、《一只知识渊博的猪》、《在山的那边》。此外,比赛还评出了一个最佳潜力奖,一个最佳人气奖,一个最佳默契奖和一个最佳创意奖。评委给获奖者颁奖,并给予鼓励和点评,蒋巍把诗歌朗诵以及寓言人物处理等存在的问题作了精彩的点评,朱震洲引用郭德纲老师的话“相声门槛低,就在平地,大门打开发现台阶在门里面”把相声表演中应注意的问题作出很好的诠释,其他评委也一一对同学们的表现作了点评。
“一月一赛”自2007年开始一直到现在,经历了五个年头,说起“月赛制”,作为戏剧系专业骨干教师的荆芳感触颇多:“‘一月一赛’是以比赛为平台,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创作为主题,通过比赛来促学,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创新实践教学的拓展。所有任务工作都由同学们自己分工协作独立完成,期间老师不参与,通过学生们自学来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以及团队精神,仅靠课堂的实践是不够的,我们通过增加学生们上舞台的次数,一次次磨练同学们的台风,我们每次给同学们一个专题,让同学们自己组织,这就好比汽车上的零部件,我们只有把一个个零部件搞好了,然后加以组装,一辆汽车就出来了……”
“起初我们在准备一月一赛时,遇到了很多问题,经验不足,我们从学长学姐那学那问,大家来自全国各地,有的同学普通话说得不标准,我们大家就一起练,一次又一次磨练,让我们渐渐步入正轨,如此良性循环,也让我们班渐渐融洽起来。”本次月赛一等奖获得者章心如这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