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艺院附中招生特别报道系列之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来源:宣教处 作者:学生记者:胡窕一 摄影:学生记者:黄楼达 发布时间:2014-05-03

2014年5月2日中午,气温31度。除了旅游的人,谁会想在这样的酷热里外出,在骄阳下甘心等待一个上午甚至一天?或许,他们还没吃早饭,只想早早地让孩子轻轻松松地进入考场;或许,他们还没喝水,害怕一不小心就错过孩子出考场时期盼的眼神;或许,他们也没有好好休息,却要强打精神等待……或许,有太多的或许……

他们聚在帐篷下,尽管帐篷已经发烫,迎面而来的是热风,顺颊流淌的是汗,等待的却是呵护的心。父母,不管孩子在不在身边,总是愿意心甘情愿的担心、操持、关注,孩子往往比自己更重要。孩子走进考场,他们局促;孩子走出考场,他们立刻松开紧锁的眉头,用怜爱的微笑迎接。

或许,这就是车水马龙;或许,这就是人头攒动。“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在一个上午的漫长等待里,或者安安静静的休息、或者和相识的人交流放松,然而,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心在考场里,眼睛时不时地看着考场门口,考场里的一丝声音都让他们瞬间凝气。这场考试,我遇见了最平凡、坚韧、慈爱的中国父母们,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在中国绵绵的文化里,总是带着这抹温情……

是什么吸引她?墨镜下的心绪又是如何涌动?她从哪里来?她等待的孩子又在哪个考场?人有太多的未知。她一直看着宣传窗——我们的文明寝室。我想,她会选择这里的,这是最直接体现我们生活的照片。当我想要去追寻她,揭开她面纱的时候,发现她已经不知去向,也许她等待的人已经走出考场了吧?她们现在或许正有说有笑地走在学校的林荫道上。

“你们学校的专业课好不好?文化课重不重视?”来自温州的王阿姨细心地问道,“阿姨,您放心。学院的专业实力是雄厚的,不管是基础课教师还是专业教师,在浙江乃至全国是排得上名次的。学院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非常重视,院领导一直坚持内涵式办学,学院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其实我孩子小学就考到这里了,只是我故意等到她初中才让她来,希望成熟一点的她能学得更好。”……我遇见很多向王阿姨这样的家长,他们的心里,满满地装着孩子。

一抬眼,一个考生从楼上探出头来,楼下是她的家长。我听不清他们的对话,但是我知道,这是希望的对话,她的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绽放的希望。Best Wishes,给所有的人。

                                         (责任编辑:周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