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第一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迎来最新专业“影视编导”第一批学生。9月12号下午,影视技术系召开影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院党委书记朱海闵,副院长章轲、沈恒,纪委书记徐芳4位院领导,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陈志军、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电影处正处调研员孙升荣,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盘剑,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艺术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沈华清,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影视导演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方虹,浙江电视剧制作中心一级导演、浙江传媒学院教授王犁,浙江教育科技频道党建节目部主任、主任记者童晓霞,杭州二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商业片导演、B2B事业部制片人王炳贝,浙艺创作中心二级导演张建成等校内外专家,及学院教务处、影视技术系相关老师参会。
影视技术系党总支书记、副主任彭云波向在座专家介绍了学院和系部的基本情况。影视编导是影视技术系第五个专业,首次招生取得了良好成绩,30个招考名额,500分以上6人,二段线以上11人。这样的录取成绩,使系部各位老师更有信心把专业建设好。影视编导教研室主任汤海滨介绍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情况。他说筹备这个专业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机遇是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浙江省对影视产业有很多政策扶持,挑战是浙江有很多学校都有这个专业,需要考虑如何做出我们的专业特色。
在两位老师介绍完影视编导专业的情况以后,校内外专家纷纷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陈志军提出要建设三个领域能力,包括讲故事,动手能力,创新创造;孙升荣说最不足的地方还是在创作,希望我们的学生走出社会之后是自信的,而不是无助的。盘剑就影视编导专业如何从诸多专业中突显,找准产业需要的人才,从特色技能加上技术等方面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建议,同时提出不能忽视对文化素质、艺术素质的培养;沈华清提出了三个层次的教学之道:技、道、心。方虹提出要强化实训室,加大对影视作品课程的解析力度;王犁提出培养学生的最高境界是专业态度;童晓霞就以后的就业问题展开解析,分析了影视编导专业的就业方向;王炳贝就课程的名称、内容、顺序做了仔细分析;张建成提出要定位微视频方向,多请一些校外专家、名导演、名演员利用名人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院领导也提出了相关建议。章轲提出三个聚焦:聚焦课程;聚焦影视编导能力;聚焦实践操作能力,有方向地摸着石头过河,打造学院新名片。沈恒提出影视编导专业是我们学院的第27个专业,专业必修课要重在搭建适应岗位的专业平台;专业限选课应该是专业课的高级阶段,引导学生偏重不同的专业方向;专业任选课,要培养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徐芳提出要把握课程定位,突出特色;理清脉络,合理安排课程顺序;重点关注核心课程。
大家希望,未来编导专业能把学生培养成各类媒体编创方面的复合型、多功能专业人才,将艺术与技术的创新结合,把影视编导专业越办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