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季 青春共“演艺” ——浙艺演艺专业新学期学习生活热力全开

来源:宣传部 作者:吴婉宁 戴盈 编辑:潘艺鑫 发布时间:2018-03-17

开学半月,杭城进入春暖花开模式,浙艺学子也元气满满,蓄势待发。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演艺班16、17级学生在新学期学习、生活热力全开,两周内举行了寒假汇报、月赛实践、《对话寓言2047》观摩等活动,他们说,新学期要将最好的作品呈现在舞台上。

艺”家人聊天

假期一回来,演艺教学团队的老师并不急着教授新的学习内容,而是和学生围坐下来,像家人一样聊天、交流,分享假期趣事、谈论社会实践见闻和艺术观摩感悟。

有的同学描绘家中“百人过年”的盛大场面;有的同学谈论假期艺术观摩,学习优秀作品之余结合自身专业课思考;也有的同学讲述与家人的陪伴,给爷爷奶奶洗脚,诉说着“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深情;还有的同学分享假期里的实践,有的参与商演活动主持,有的进行少儿艺教培训,还有的利用不长的假期考了教师资格证……同学们相互探讨着假期生活,了解别人,对比自身,皆有感触。

两场月赛实践

教学课堂、休息时间、周末闲暇,都变成了热火朝天的排练,演艺专业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构思创意、讨论主题形式、搭建基本框架、编排完善节目。仅仅用了一周时间,由学生通过班会选出学生导演组、宣发组、舞监组、音效组等学生工作组,同学们踊跃申报节目,经过一轮轮筛选,最后确定两个班级两场演出的内容。一周一场月赛,这在演艺班已成传统。

大家充分利用课后和晚上的时间进行排练。每每晚上十点,寂静的校园里,戏剧楼教室依然灯火通明,这样高强度的排练让同学们早已脱离了放假时的松散,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声台形表齐上阵,综艺舞台显光彩。月赛是演艺专业的实践品牌,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首届校园文化品牌,也是演艺专业的省级教改项目,旨在深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增强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培养学生自我组织管理的团队精神。

一专多能一直是演艺专业的培养特点,两场月赛,同学们通过不同的节目形式展示了他们的专业技能。表演类和语言类节目感人至深,一直是演艺专业月赛舞台上的焦点,小品《回家过年》讲述了一对夫妻为回谁家过年而争执,最后在双方父母的调解下解决矛盾,其乐融融地过年,使人倍感温暖。原创音乐快板《中华文化赞》从词的创编到队形设计皆有同学们自己原创完成,以清脆的快板诉说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相声《新四大发明》为我们展现了科技的发展,证明了时代的变迁。

声乐类节目引人入胜,歌曲《冬天里的一把火》由17级同学们老歌新唱,致敬经典,引得台下观众大合唱!《齐天大圣》展示了同学们的专业技能,运用rap的演唱方法,节奏感和感染力都很强,燃爆全场。男女声对唱《满城烟花》是“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歌曲温暖动人的旋律,唤起了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的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舞蹈类节目精彩纷呈,舞蹈《抖瘾》表现了当下年轻人一刷手机就停不下来的手机上瘾症!这些时下流行的抖音旋律更是勾起我们的“抖瘾”。女生群舞《茉莉花》由16级的全体女生完成,一周时间完成一只群舞,女孩子们用他们的舞姿身段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茉莉的清纯与美好。17级的舞蹈《芳华》,数十个女孩用曼妙的舞姿勾起了观众心中的情怀。

为《厉害了,我的国》点赞

在排练间隙,同学们还组队观看了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该片结合十九大精神,将祖国五年来的发展和成就,以纪录片的形式第一次呈现在大荧幕上,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电影,让同学们倍感振奋和自豪。国家崛起、民族振兴,为我们学习艺术提供了良好保障,观看完电影,同学们心中皆热血澎湃,在构架月赛时将十九大精神和爱国情绪融入作品:16级的《红色记忆》将《游击队之歌》《打靶归来》《黄河大合唱》《歌唱祖国》四首歌曲串联在一起,用行进的步伐、变化的队列表达了年轻一代学子对祖国的坚守和信仰!17级的《向往》是同学们根据影片创排而成,由14位男生共同演唱,黄色的T恤象征着国旗上方明亮的星,他们闪烁,他们耀眼,飘舞的红旗是前进道路上的指路灯,他们自信,勇敢,手持接力的火炬,肩并肩一路同行!

2047,艺术与科技的碰撞

早在寒假时,演艺专业带头人荆芳就为同学们订好了张艺谋导演作品《对话 寓言2047》的票,时间在开学后的一周,这场由来自七个国家20支团队及个人表演艺术家携手创作的作品,不仅有古老的织布机、蒙古长调、古琴、京剧,还有美国的云纱秀、德国的激光、美国的机械臂编排、3D全息视频等等。呈现出古老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先锋的激烈碰撞与对话,给同学们带来了新的思考。看完演出之后,同学们表示,视觉的震撼之余,更多的是心灵的沉思,同学们会将所看的表演和自己的专业相结合。演艺专业同学们将联想到自己的节目要如何与现代科技结合,创作出更多新形式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