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咸——影视技术系16摄影摄像班赴象山采风

来源:宣传部 作者:学生记者 葛媛 编辑:潘艺鑫 金姬 摄影:影视技术系16图片摄像班 发布时间:2018-05-20

5月15日,16摄影摄像班在专业教研室主任黄洁慧和两位专业老师王欢、李春宇的带领下坐上了前往宁波象山石浦镇的大巴,期待已久的为期四天的采风行程就这样开始了。

当天下午,大家来到《渔光曲》拍摄地东门渔村。那里的风光与杭州大不相同,由于处在休渔期,鳞次栉比的渔船排列在码头,桅杆林立;三三两两的工人行走在甲板上,或清扫,或修葺。矗立在山顶上的妈祖显得庄严又慈祥,无声的力量滋润着渔民们的心。

次日,檀头山岛的碧海蓝天将师生们拉入别样的世界。此刻眼前的大海则归于自然,宁静却又带着雄浑的力量,海浪一下一下拍打在沙滩上,留下水中的泥沙,又带走岸上的泥沙,用千万年来亘古不变的节奏谱写着属于大海的歌曲,东海如蓝,远山如黛,风光旖旎。看到这样的大海,不少同学忍不住放下手中的相机,脱鞋跑入水中,踏水而欢。

第三天是最为炎热的,大家一早就来到沙塘湾古渔村。这是个普通的村庄,村子的最外围有一条蜿蜒的小路,沿海而建,路边没有围栏,仅用两根绑着彩旗的红绳分割村庄与大海。站在那里能看到远处的小船横七竖八地停在被山群围住三面的海上。石头房错落在海边的山上,那里的村民生活得安逸,大海似乎隔绝了外头的喧嚣,他们种着枇杷、锤着海石花,享受着难得的宁静。

离开前的最后一天,采风小组来到了宁波市区。假杂志摄影图书馆位于宁波工程学院东校区附近,图书馆不大,像是一个二层楼的小咖啡馆,loft风格的装修是这里看上去极具个性,这里陈列着国内外许多摄影作品集,诸如IMA、森山大道的影像志《记录》、无像杂志出版物、Same Paper出版物等等,其中许多作品别具一格,同学们沉浸其中体会着个中乐趣。

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是历史悠久的慈城古镇。慈城设治始于吴越勾践时,名为“句章”。县治在余姚江畔城山地方,作为越国的屏障。慈城史称勾、勾余、勾章、自开唐开元二十六年始至1954年,历1200多年为慈溪县治。走过古县衙、城隍庙等历史遗珠,欣赏着来自几百上千年前的工匠艺术。

四天的行程满满当当,同学们从中获益良多,关于纪实摄影、风光摄影、人像摄影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第三天下午三位专业老师的点评更是让大家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学们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在这次的采风中得到了最好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