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到20日晚,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16级戏剧影视表演班毕业大戏——由老舍先生名著改编的同名话剧《四世同堂》在浙艺黑匣子剧场上演,戏剧界专家、校内外师生都对这一经典作品翘首以待,黑匣子剧场每场爆满。
《四世同堂》是一部表现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以北平西城小羊圈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和复杂的矛盾纠葛。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等纷繁交织,深刻地描绘了普通百姓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道路。剧场的布景很巧妙,观众进入剧场映入眼帘的就是三个大门,分别是祁家、钱家和冠家,全剧分为三个部分:《惶惑》、《偷生》和《饥荒》。整场演出中所有演员都十分出彩,温良恭俭的祁瑞宣、世故圆滑的冠晓荷、奸馋懒滑的胖菊子,贤良大气的韵梅,贪婪谄媚的大赤包和冠招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被搬上舞台,出现在我们眼前。剧中的反派大多演得很到位,奴颜媚骨在乱世中油滑地上下穿梭、左右逢缘,将市井小人的面貌刻画得淋漓尽致。导演史昕教授告诉记者,选这部剧一是因为这是老舍先生的名著,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二是这部话剧人物很多,毕业大戏上同学们都有机会能够上台展现自己。他们为了这场演出准备了整整三个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自行排练。她觉得同学们在真正上台后有了飞跃的进步,他们适应了观众们,也适应了舞台。这场演出最大的困难是年代久远,年轻的演员们在理解和融入角色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所以需要花更多时间去研究琢磨所饰演角色的人物性格。两个半小时的演出节奏紧凑,剧情环环相扣,中间短暂的暗场都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范益松评价说,浙艺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学生一年比一年优秀,演出一年比一年精彩,今年的毕业演出可以说没有任何一名同学是短板,所有人都很出彩,他们将观众带到了那个时代,让观众也融入到他们的故事中。他希望同学们可以继续喜爱戏剧,以后在相关岗位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斌说,同学们努力的模样让他想起了自己在20多岁时排练大戏的样子,也是这样的朝气蓬勃,也是这样刻苦努力。他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次演出学习到更多,同时也祝愿大家前程似锦。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叶志良高度评价话剧《四世同堂》为一部“三好作品”,扮演得好、呈现得好、表演得好。演出还实现了三个转型:小说名家名作向舞台艺术的转型、课堂实践教学向剧场演出的转型、学生向演员的转型。
浙艺党委委员、副院长沈恒表示,孩子们能这样完整地展现自己的表演综合能力,真的很不错。特别是这个年龄,能够理解这个年代的戏,并呈现出来,可见同学们花了很大的功夫,非常出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