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金灿映秋阳,浙艺校园暖意浓。11月1日,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建校70周年的喜庆时刻,75届京剧班、音乐班、舞蹈班的校友们从五湖四海奔赴而来,带着半世纪的风雨荣光,赴一场跨越时光的青春之约。这一天,校园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重逢的温情与传承的力量。


校徽重佩时,青春记忆归
清晨的校友报到处早已笑语盈盈。一双双镌刻岁月痕迹的手紧紧相握,“老同学,还认得我吗?”的问候瞬间消融了五十年的时光隔阂。校友们在签到表上庄重落笔,仿佛重拾当年入学时的郑重。当学弟学妹们为他们佩戴崭新校徽时,不少人眼眶微微湿润:“这枚校徽是身份的归属,更是永不褪色的青春印记,一下就回到了练功房的日子。”

旧物牵往事,馆中忆芳华
佩戴校徽的校友们结伴漫步校园,现代化的教学综合楼与记忆中的旧角落交织辉映,脚步最终定格在校史馆前。陈列柜里,字迹工整的旧教案、水袖泛黄的戏服、磨得发亮的练功服,每一件展品都是打开记忆的钥匙。“当年为了练好一个身段,在练功房泡到深夜”“第一次登台穿的就是这样的戏服”,校友们轻声追忆,眼角的泪光与欣慰的笑容里,藏着对艺术初心的坚守。作为全国唯一连续三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综合类艺术高职院校,这些陈列品正是浙艺“求真 尚美 精艺 修为”校训的生动注脚。

盛典闻佳绩,食堂品旧味
上午十点,建校7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拉开帷幕。校友们端坐会场,如当年勤勉的学子般专注聆听,当听到母校培养出茅威涛、何赛飞等大批德艺双馨的人才,斩获“文华大奖”荷花奖” 等殊荣时,脸上满是自豪。大会间隙的“饮水思源”仪式上,看着“黄龙之水”浇灌“浙艺之树,他们更深切体会到“黄龙文脉绵延不绝”的深意。


正午的食堂飘来熟悉的香气。校友们端着餐盘围坐一桌,简单的菜肴却吃出了跨越半世纪的滋味。“当年下课冲食堂抢大排的日子还记得吗?”一句玩笑引发满桌共鸣,舌尖的滋味与青春记忆在此刻完美重叠。


合影定格瞬间,艺魂薪火相传
餐后,校友们与校领导并肩而立,在校园新貌前拍摄全家福。镜头里,他们精神矍铄的笑容与身后七十年学府的风华交相辉映,定格下历史与当下共生,传承与发展同行的动人画面。





五十年青丝染霜,同窗情谊历久弥坚。七秩校园焕新,艺术薪火代代相传。当斜阳为校园镀上金边,返校活动在依依不舍中落幕,但浙艺人的情谊与初心永不散场。正如校友们所言:“母校给予的不仅是技艺,更是精神的坚守。”这份跨越半世纪的牵挂,正是献给浙艺七十华诞最温暖的礼物。愿艺术之树常青,浙艺精神在岁月长河中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