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12月 2009
我和我的学校共成长
一、相逢 1997年秋,我只身从湖州来到杭大求学,开始独立生活。想家了,去路边打IP长途电话。当时天目山路电话亭很少,我一般去离校不远的曙光路电话亭打。打电话往往要排队等,等电话时或电话打完后,我总要在曙光路上溜达一圈,因为那里风景不错。 记得是一个周五的晚上,打完电话后,和室友溜达,发现前面灯火通明...
查看详情30
12月 2009
困兽之斗
如果没有翅膀,是不是就该放弃飞翔? 仰望蓝天的感觉早已不复记忆,云彩的变化依旧让人痴迷。 怎渡?怎渡? 迷路?迷路。 迷迷糊糊闯入梦中的沼泽,深潭中的我进退两难。总是在跌跌撞撞之后才明白,原来早已长大。 路过春天,遗忘了四季;路过大海,却遗忘了群峦;路过一些,遗忘所有;结果记得的无...
查看详情30
12月 2009
雨 怨
春雨挟着冷气, 欺凌早开的花朵, 雾气漫着绻绻的烟缕, 困疲垂拂的柳树, 千里烟雨暗暗地催促着阳春迟暮。 整日里昏暗迷蒙, 像忧愁满腹, 想要飘飞又忽然停住。 惊飞的蝴蝶似乎感到粉翅湿重, 只得落在滨江栖宿。 燕子哟, 喜爱湿润的泥土, 衔泥筑巢, 翩翩地飞归河浦。 最无奈, 遍地泥泞妨碍后街丽人佳期幽会路...
查看详情30
12月 2009
濮存昕拒签名
名演员一般都愿意给喜爱自己的观众签名。一向很有观众缘的濮存昕,却在数百人的大庭广众之下拒绝给一名影迷签名。开始让人感到他有些“固执”,后来则为他暗暗叫好。什么叫做“大家”,这就是。 那次学院请了韩美林假借某馆报告厅作讲座,来的观众把报告厅坐满了。濮存昕正好在杭州,也来为讲座捧场。开讲前,看到濮存昕...
查看详情29
12月 2009
不灭的历史 永恒的痛楚
对于导演陆川而言,电影是一种信仰,值得用生命去守候。众所周知,《可可西里》成就了陆川。它让很多人泪流满面,也让年过而立的陆川誉满京华,使他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新生代导演中的翘楚。可是他的野心没有止步于此。仅仅过了三年,他说:“我希望我能够拍一部传世的影片,它属于全世界。就像《辛德勒的名单》一样,它...
查看详情29
12月 2009
采杨梅
“折来鹤顶红犹湿,剜破龙晴血未干。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得到长安。”明朝诗人徐阶盛称赞杨梅的诗句这几天总是闪现于我的脑际,是又到杨梅采摘时了。 今年没时间去采杨梅,然而,去年部门组织采杨梅活动的画面却历历在目…… 也是这个季节,我们十几人穿越杭州湾跨海大桥,来到杨梅盛产地余姚杨梅山。 杨梅山并不高,...
查看详情29
12月 2009
陈丹青索要“民主的灯光”
著名画家陈丹青到学院给师生作《艺术与眼界》讲座,这天音乐厅座无虚席,除了艺院师生,还有不少其他高校和社会上的观众,都是一脸期待神情。丹青先生的社会影响力可见一斑。 陈丹青出场时,掌声很快响起,似乎也不需要组织。名家就是应该有这样的“待遇”。陈丹青理着平头,架着金丝眼镜,身着对开襟如道袍一般的黑色...
查看详情29
12月 2009
有谁需要天生的坚强?
看完影片,不得不说它是令人感动的,因为它本身就阐述了一个弱势群体的故事;不得不说它是值得尊重的,因为没有人像他们一样,天生就要开始学会坚强。 《绽放》通过一个盲女钢琴手的“视角”,叙述了她和她所在的“残疾人艺术团”中一群残疾青少年自强不息的故事。影片的女主人公月明,双目失明却弹得如行云流水般的钢琴...
查看详情29
12月 2009
学校是个大家庭
进校工作至今已有20年,回想起来,千头万绪涌心间,满腔热血又沸腾。万千感慨,万般情结,无论从何说起都说不尽,不管怎样文句都难以表达。想起在翻阅老照片时,往往有些词句会潜映脑海、缠绕心头,现汇集成而成,吟咏一番,以寄托对往事的回忆,尤其是对几位先逝者的怀念;同时激励后继者们继续奋进。 学校是艘航...
查看详情24
12月 2009
“创意经济”中的英国高等艺术教育
英国是当今欧陆创意产业的第一大国,英国目前有2百万人从事创意工作,每年创造600亿英镑产值(占国民总产值的 7.3%)。“创意经济”(Creative Economy)是指源于个人创意、技巧和能力经由智慧财产的生成和开发的产业。“创意经济 ”使高等艺术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其变化表现在: 一、高等艺术教育从单纯的学科教育...
查看详情24
12月 2009
背 影
摄影家关注着艺术品的倩影,是因为艺术品的晶莹剔透;美术家凝视着雕塑的阴影,因为饰物的变化色彩;雕刻家则考虑着模特的姿势,是因为要塑造人物的性格和特点,可最近我却特别留意周围人的背影。 有一天晚上,我想去新华书店买书,爸爸不放心,一定要与我同去。于是我们打算骑自行车去,同时为回味童年的美好时光,...
查看详情24
12月 2009
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在当今视屏媒体吸引眼球、轻松娱乐流行的时代,业余读书在世人看来越发枯燥,书的作用有被弱化的危险。然后从一个人的成长和素质发展角度看,读书的确比其他一般娱乐更能陶冶情操,更应成为每个人品格和情操的滋养剂。莎士比亚曾形象地把书籍比喻为“全世界的营养品”,他说“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比大地没有阳光;智慧...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