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03月 2017
李淼:我愿化春雨,无言润桃李
李淼名字里有三个水,人如其名,人也长得水灵。听她说“你好”的时候,感觉她是含了一块软糖在说话。“在身韵课上做手眼示范,她抬手见风韵,嗔目而有情,李淼老师的眼睛会说话”,这是学生对她的评价。 2004年李淼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刚毕业9天就赴杭州参加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剧《五姑娘》冲刺“文华大奖”的排演工作...
查看详情09
03月 2017
董卿:看一眼文字,你就知道它有多好
从春节晚会到《中国诗词大会》,2017年的荧屏,董卿是个不容错过的主持人。张口对上《红楼梦》的“送我上青天”,即兴朗诵叶赛宁的《我记得》,用双目失明的博尔赫斯的话来鼓励一位盲人选手,人们热搜“150秒重新认识董卿”,却不知道光环之后的董卿,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董卿没有微博,也很少刷朋友圈,如果拿到主持台...
查看详情09
03月 2017
罗锦鳞:东西方戏剧的融合
(本文根据第三期全省中青年创作人才(导演)高级研修班讲座整理,高研班由文化厅主办,学院承办,主教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特聘教授、一级导演杨小青,特邀授课老师包括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田沁鑫,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艺委会主任李莉,中央戏剧学院原副院长罗锦鳞与戏文系主任彭涛,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导演田蔓莎,著名舞...
查看详情09
03月 2017
探索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浙艺路径”
我院要完成好“从源头上抓好文艺人才培养”的重任,要做实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4篇文章,积极探索并实践有浙艺特色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路径,实现“精心打造省级优质高职院校,进一步确立在全国同类院校中领先地位”的战略目标。 一是抓课程思政,以精准有效的课程教学培育人。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责任,建好...
查看详情24
02月 2017
看戏人(下)
2016年11月22日晚,我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出现在杭州胜利剧院。 坐在剧院里看戏,这是头一回。 回望着四周攒动的人头以及被灯光照得鲜亮的红幕布,蓦然间,脑海里回忆起以前种种看戏的场景。从小时候到这天晚上,从村里祠堂看台到杭州胜利剧院,从亲人们的相伴到初识的小伙伴们相陪……这中间跨越了太多太多。我望着红色幕...
查看详情24
02月 2017
那时的年味
昨天晚上做了个梦,梦到了家乡的枣糕。山西食材稀缺,黄土地上只能孕育小麦等各种小杂粮,所以传统主食是面食。勤劳的人们靠着小麦发挥着无限的想象,做出各种各样的食物,满足口欲需求。枣糕就是其中一种。 枣糕是花馍的一种,家里每到过年才会去做。它的制作工序不同于一般馍馍,是走亲访友必备的礼物。它的味道勾起了我...
查看详情24
02月 2017
王雅萍:教书,就是要“亲其师,信其道”
1998年,王雅萍大学毕业进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任教,度过了18年充实而丰富的语文教师生涯。“亲其师,信其道。”她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概括为《学记》中的这6个字,并一直践行着。 王雅萍信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是学生眼中极具亲和力的老师,她的课堂上总是笑声与互动不断。她潜心研究教材,掌握教材重点与难点,虚心...
查看详情24
02月 2017
毕业季,我要叮嘱你们一些话
时光飞逝,两年半抑或四年半前从各地来到我们浙艺戏剧系求学的同学们,就要说再见了。在这里我们掌握了专业技能、提高了文化知识;收获了友情、学会了生活;我们长大了、长高了、成熟了,做好了走上社会、搏击风雨的准备。我想与同学们聊几点个人想法: 一、关于学习。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你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
查看详情24
02月 2017
精品永不衰 先师今犹在——观摩“纪念姚水娟诞辰100周年”专场演出有感
去年12月18日晚,应邀在胜利剧院观摩我院与浙江越剧团联合举办的纪念姚水娟先生诞辰100周年演出。怀着崇敬之心去,怀着加倍崇敬的心情回;带着欣赏传统精品之盼去,带着对传统精品备加赞赏的心意回,促动我写此短文。 我们对姚水娟先生的崇敬,可以用“高山景行”来形容。演出前和隙间,看到姚师当年的教学照、剧照、生活照...
查看详情10
01月 2017
史航:创作是有计划的任性与冒险
(本文根据第三期全省中青年创作人才(导演)高级研修班讲座整理,高研班由文化厅主办,学院承办,主教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特聘教授、一级导演杨小青,特邀授课老师包括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田沁鑫,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艺委会主任李莉,中央戏剧学院原副院长罗锦鳞与戏文系主任彭涛,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导演田蔓莎,著名舞...
查看详情27
12月 2016
一见青瓷订终身——访第四期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学员、龙泉青瓷专家叶传应
说起叶传应和青瓷的渊源,像个传奇——2003年,23岁的叶传应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到青瓷艺人李志明老师家拜访,奔着喝茶去的叶传应,却在老师家被青瓷“俘虏”。以“温润之如玉釉色”著称的青瓷一下攫住了叶传应的视线,他笑着用“一见钟情”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于是,这个从未接触过青瓷的年轻人,这个谈起龙泉“只知宝剑不知青瓷...
查看详情25
12月 2016
三十三年坚守,两项非遗技艺传承——访景德镇陶瓷大师杨勇
在银杏叶金黄的日子里,第四期中国非遗传承人群(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方向)培训班如约而至。周末的晚上,浙艺灯火通明的陶艺实训室里,学员们在休息时间依然不知疲倦地沉浸在陶瓷制作的世界里,拉坯、刻花、施釉……杨勇就是其中一位。他来自享誉世界的“瓷都”江西景德镇,是“景德镇传统颜色釉瓷烧制技艺”和“浮梁青花料煅烧技艺...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