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应我院创研室邀请,著名剧作家盛和煜在我院图信中心报告厅做了题为《戏剧创作中的逆向思维》的讲座。常务副院长俞志达、院党委委员余东东对盛和煜的到来表示欢迎,我院师生听取了此次讲座,省内剧作界人士也应邀前来。
盛和煜,湖南常德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政协委员,现任湖南电视剧中心艺术总监,一级编剧。曾多次获得“文华大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奖项。主要作品有:湘剧《山鬼》、歌剧《马桑树》、汉剧《蝴蝶梦》、花鼓戏《闹龙舟》、京剧《黄荆树》、《瘦马御史》、舞剧《边城》、赣南戏《山歌情》(合著)等,其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全国上下的普遍关注。2003年度被评为全国十大新闻人物之一。
此次讲学内容为:戏剧创作中逆向思维的运用,影视剧《走向共和》、湘剧《山鬼》、京剧《梅兰芳》、舞剧《边城》以及赣南戏《山歌情》的创作过程等。
盛和煜说,他一直是以一种虔诚、敬畏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艺术创作,此生最大的愿望是能够与观众取得共鸣。关于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的创作过程,盛和煜讲到他是1999年6月开始着手准备,翻阅了堆积起来约有三四米高的资料,在21世纪的第一天动笔。面对浩瀚如海的资料如何着手,这就有赖于逆向思维的帮助。即打破思维惯性,不把任何一个已知的戏剧模式当成自己的模式,起笔之初就把自己逼于绝境,开笔力求陡峭险峻,即使是写唱词亦应如此。在人物定位上同样需要逆向思维,塑造人们传统印象中截然不同的形象,达到“高人高位”的创作目的。因此,他作品中的人物真实感人,生动鲜活,充满了人性色彩。
谈到舞剧《边城》、赣南戏《山歌情》、湘剧《山鬼》的创作,盛和煜表示,《山歌情》的创作抛开了固有的创作模式,7年在农村的生活经历让他感受到这两者生活中惊人的相似。他透过岁月封尘和文人粉饰去感受往昔,真正沉淀到当时人们生活之中,从思想上切实感受那种生活的真实。对生活的感悟,使得剧目拥有了崭新的生命。《边城》则让他看到了人与自然、与命运的契合和来自“湘西大山里幽幽绿竹篁透涌出的天然韵律”。《山鬼》严格意义上应该是盛和煜的成名作,作品曾得到曹禺先生的赞赏。盛和煜说《山鬼》中有他的艺术追求与精神寄托,有一种人生永恒的追寻和对生命的感悟与理性的把握,是许多年来作者对人生的一种思考,是作者创作生涯中的一次厚积
在一天的讲座过程中,盛和煜带着浓重湖南口音、个性鲜明、幽默智慧的语言让人如沐春风,浑然不觉疲倦,但也如他所说,这些切身体会以及数十年的感悟初听之轻松愉悦,实则骨子里却是沉甸甸的,里面包涵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创作的不懈探索。
“人在湖南,享誉全国”,这是同行对他的评价。对他自身而言,则始终把艺术看作自己的生命,将生命灌注、融入到自己的艺术作品。
将生命融入艺术――著名剧作家盛和煜谈戏剧创作
来源:. 作者:杨晓浤 发布时间:200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