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硬六连”精神 做新时代青年我院党校师生赴“硬骨头六连”社会实践

来源:. 作者:马向东 发布时间:2005-01-04

   “硬骨头六连”,一个光荣的名字。战争年代,他们以刺刀见红、威震敌胆而著名,两次荣获“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1964年1月22日,被国防部授予“硬骨头六连”荣誉称号;1985年  6月,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
   12月26日上午,细雨蒙蒙中,我院党校160多名师生驱车来到位于中村的红军团一团“硬骨头六连”进行主题为“学习硬六连精神,做新时代青年”的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宽敞整洁的军营大院,同学们显得格外兴奋。在“硬骨头六连”荣誉室,革命烈士的壮烈事迹,战斗英雄的威武之举,以及战士们奔赴战场牺牲前给家人信中的拳拳赤诚之情,深深感动着师生们,一种庄严肃穆的情绪弥漫在人们的心中。陈旧的步枪、粗糙的军装、简陋的军用品,战争年代的艰难挫折仿佛在人们面前重现。一座由军人头像、长城与和平鸽组成的雕刻群吸引了师生们的注意,现代军人的阳刚之美和威武之韵得以充分体现。经战士讲解,方明白其巧妙之处在于,组成长城图案的大小子弹炮弹壳有138颗,寓示着“硬六连”打过138场战斗;长城上的四只展翅欲飞的和平鸽,昭示着“硬六连”命名40周年;由青铜雕塑的军人头像则象征着解放军是钢铁长城。“硬六连”的历史和精神被艺术地融于作品中,令人赞叹不已。同学们或认真观看,或拍照留影,或热烈交流……师生们围聚在陪同的六连杨指导员周围,询问着、探寻着,对于军人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之后师生们观看了“硬六连”宣传片,一段英雄连队的英雄史再次生动形象、真实感人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参观六连军营时,赞叹声此起彼伏。排列整齐的用品,折叠得有棱有角的被子,电脑、健身器等等,使人感受到当代军营融传统精神和现代气息于一体的时代氛围。细雨中,六连战士还为师生们进行了队列表演。
   这次实践活动的重头戏是党校师生与六连战士联欢演出。在礼堂内,六连战士以整齐雄壮的军歌迎接着党校师生们的到来,一开始就掀起了联欢会的高潮。六连指导员杨玉国和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党校副校长张鸿雁分别致词,表达部队与学校共建友谊、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愿望。党校师生为六连战士献演了合唱《游击队之歌》、对唱《为了谁》、越剧《穆桂英挂帅》、独舞《天竺少女》、二胡独奏《赛马》、小品《密码》和《琴书合璧》以及游戏《快乐传真》等节目,欢乐气氛贯穿始终。六连战士也颇具艺术潜质,表演了现代舞和拳艺,令艺院学生由衷钦叹。
   通过这次深入部队的社会实践,党校学生表示深受启发和教育,将“学习硬六连精神,做新时代青年”融入今后的学习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