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笛艺大师 畅谈民乐发展——追思笛子艺术大师赵松庭座谈会在杭举行

来源:. 作者:杨晓浤/ 摄影:陈铭 发布时间:2005-03-16

315,《松庭流芳---追思赵松庭先生座谈会》在西子湖畔的新新饭店举行。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朴东生,中国民主同盟浙江省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赵为民,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周冠均、副处长徐坚,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副会长卢竹音,我院常务副院长俞志达、院党委副书记林国荣以及赵松庭先生的弟子和亲友出席会议。座谈会由俞志达主持。

赵松庭先生生前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和浙江艺术学校教师,曾任民盟浙江省委常委、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浙江艺术学校名誉校长等职。作为我国民乐界一代宗师的赵松庭先生,集笛子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笛子研制家于一身。他多年的笛艺生涯既为中国民族音乐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艺术财富和文化食粮。他胸怀艺术报国之志,认准民族音乐之门,以笛子为主要方向,刻苦训练,潜心钻研,大胆创新,培育新人,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会上,各方代表深情发言,周冠均、赵为民、林国荣等领导同志都作了讲话。朴东生同志两次讲话,语重深长、充满激情,对浙江省的民族音乐工作给予莫大的鼓舞和寄予了殷切的厚望。卢竹音作了题为《松庭苍翠  永世留芳》的专题发言,总结和概括了赵松庭先生一生对中国笛子艺术和中国民族音乐事业的贡献。徐坚作了总结性的讲话。

在讲话中,与会者表达了对笛艺大师的热爱和崇敬之情,深切缅怀了赵松庭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艺术生涯,总结了赵松庭先生笛艺生涯中严谨治学、刻苦钻研、锐意创新和人生道路上谦虚谨慎、淡泊名利、两袖清风的“松庭”精神,追忆了赵松庭先生一生在我国民族音乐发展事业、音乐教育事业、浙派笛艺建树、笛子研制与创新等各方面作出的贡献,对赵松庭先生在人品、艺德各方面为全国民乐界作出的崇高榜样给予了极高评价,并纷纷表示要像赵先生那样做人从艺,为中国的民族音乐事业而努力奋斗。

赵松庭先生所培养的弟子中,有许多出类拔萃的人才。他们或活跃在国内外的乐坛上,或成为了各条劳动战线上的文化艺术活跃分子,都在用笛子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蒋国基、王次恒、邓世晖、吴良松等弟子的发言中充满了感激之情,他们表示,继承先师遗志的最好行动,便是努力投身发展祖国的民族音乐事业。赵松庭先生的弟子和亲友对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和我院举办此次赵松庭先生逝世四周年纪念活动表示由衷的感谢,并表示今后要继续以“松庭”精神为激励,在艺术道路上更深层次进取和追求,争创新成绩,以此告慰恩师英灵。

与会者还就如何打好赵松庭先生这面浙江艺术界的“旗帜”和“品牌”,如何继续传承和进一步发扬浙派竹笛艺术,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赵松庭先生的“松庭精神”,如何深入研究和探讨其学术成就和教学成果、弘扬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