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旋律在舞蹈系排练厅上空动人心魄地萦绕,34名充满朝气的舞蹈系学生在音乐声中如黄河水一般灵秀或雄浑地腾跃、舞动,和着旋律的节奏,丰富多彩的舞姿在黄河声中迭现着、幻变着,或气势磅礴,或优美隽永。音乐之美、舞蹈之美与形体之美在这里融合成了一体。以抗战抑或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为背景的这部写意的、诗化的舞蹈作品,经由我院舞蹈系学生的演绎,让观众再次领略到《黄河》这部优秀作品的不朽。
这场汇报演出也许只是舞蹈系无数的汇报演出的一次,然而却因着指导教师的不凡、排练时间的短暂和学生进步的迅速,而显出不同寻常。
排练的指导老师是我院校友、北京舞蹈学院著名舞蹈编导张羽军副教授。被评为“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像奖的舞蹈《黄河》,17年前由他原创。十多年来,这部舞蹈作品演遍国内外,大大小小的艺术院校和舞蹈团演出过,长演不衰,颇受观众好评青睐,成为舞蹈经典作品。
应邀前来为母校师弟师妹们排练的张羽军用功又用心,“五一”长假七天,与舞蹈系领导和教师一齐,带领着04舞蹈表演五年一贯制班、04舞蹈表演直升班的34名同学,全身心投入排练。对于艺术的认真,使得排练中吃足了苦的同学们非但不能从他这里得到一句表扬,相反还听惯了批评。等到汇报演出结束,满场的掌声响毕,舞蹈系主任韩磊请张羽军说几句时,
党委副书记林国荣和附中校长李人麟在观后讲话中盛赞同学们的表演和舞蹈系的这次特邀名家亲授之举。林国荣说,表演深刻地表现出了作品的内涵,很不容易;舞蹈系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排练这个作品,抓住了契机,通过参加省市纪念活动,一定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扩大学院的影响。李人麟说,通过这次排练,再次证明《黄河》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证
李人麟告诉记者,舞蹈《黄河》风格严谨,技术难度大,作品中的中国古典舞标准规范,舞种归类明确,舞蹈技术含量很高,两个班第一次排这样的节目,对学生的提高很大,尤其是对提高音乐表现力很有好处。同时这个作品整体性很强,适合学生排练,把整个班的整体艺术水平体现出来。作品的题材好,精神面貌激扬向上,能够体现民族精神,给学生排再合适不过。
张羽军曾就读于浙江艺术学校舞蹈表演专业,1978年毕业后进入浙江歌舞团,以后考入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并转学编导专业。现为身韵、编导、舞蹈动作解构学专业教师。张羽军艺校学习时期的主教老师管继华在看了排练后激动地说,入选经典作品的都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每次看《黄河》都让人激动,这个舞蹈全国都在演,1994年被评为“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像奖,1998年还获得文化部直属院团比赛优秀作品奖,《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等专著都收录了此节目。这个舞蹈属于大型舞蹈作品,交响编舞,场面和动作安排大气,是按旋律起舞,和音乐吻合。通过这个节目以戏带功,对学生基本功的提高很大,这次排练应该说很成功。
张羽军回母校传授《黄河》已是第三次。采访中张羽军显得随和而低调。谈及舞蹈《黄河》的创作,张羽军说,那是1988年他还在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担任演员时,为剧团赴香港演出而创作的,当时出了一批节目,包括《梁祝》等,演出效果很好,后来就作为舞蹈教学剧目。对于我院舞蹈系学生,张羽军给予好评,认为整体水平不错,聪明机智,可塑性强,很有潜力可挖,几天时间能演到这个程度,很不错。他想做的是对学生原有的一些观念进行扭转和改变,现在做到了,学生们的才华得到了显示。对于舞蹈系抓专业教学他同样肯定,尤其不忘提到舞蹈系老师在这次排练中前期为学生“扒戏”所作的基础训练。
舞蹈系主任韩磊表示,邀请张羽军来排《黄河》,基于三点希望,一是通过名家传授,锻炼学生,使学生们在业务上、艺术综合表现力上和专业精神上往上冲一下。张羽军的敬业、细致甚至严厉对学生影响很大,学生们感觉很有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