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音乐剧《五姑娘》将于8月24、25日在北京保利剧院连演两场,为此,8月11日至19日,《五姑娘》剧组演员在滨江高教院区的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内紧锣密鼓地排练,13日上午8:25,记者来到目的地。
暑假的校园内空空荡荡,青青草地在烈日下耷拉着身子,风吹过,热气逼人,汗流浃背的我真不知该去哪里找剧组?迎面碰上一位送水工人,指点我去舞蹈楼找找。
热火朝天的基训现场
沿着楼梯一层层上去,依稀听到了断断续续的琴声,循声而去,才见4楼的三大间排练教室里分别有男舞蹈演员、女舞蹈演员和女群众演员在基训。这里没有空调,连电风扇都没有,他们挥汗成雨,衣衫湿透,但那心无旁骛的认真劲,使我不敢贸然上前。教室门口贴着时间安排:8:30—10:00基训,10:00—12:00、14:00—17:00、18:30—21:00排练。这让我想起去年暑假同样的一幕,那次是为冲刺文华大奖。
伫立良久,在男、女舞蹈演员中间,竟然发现了饰演五姑娘的章小敏和饰演徐阿天的张海庆,人群中朴实无华的他们正在一丝不苟地随着节奏做动作,我有些惊愕,想当然以为作为“大牌”的他们是不会出现在这基训现场的。
瞅准一个空隙,上前去询问章小敏能否给我几分钟时间采访,她淡淡一笑,说:“等一下好吗,我现在正在上课。”她那认真、严谨的态度,让我深感愧疚,才明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
满怀信心地面对挑战
张海庆在基训间隙接受了我的采访,他说:“这次晋京演出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心情很激动、很自豪。我自从1996年到北京之后,就很希望能在保利剧院演出,虽然也曾踏上过那个舞台,但不是以一个大戏的男一号身份。我们很自信,这个戏已经排了三年了,可以说我是随着这个戏成长起来的,这次提前十天基训、排练,拼的是意志和品质,我相信一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们会以最好的面貌呈现给北京的观众。”
担任男舞蹈演员基训老师的郭震在音乐剧《五姑娘》中饰演洋博士一角,他告诉记者:“基训其实比排练体力消耗更大,也更辛苦。但基训对演员的形体、基本技能的培养很有好处。这次赴京演出,既高兴又忐忑,北京的观众、专家不光是宽容的眼光,还有挑剔。所以我们自己要尽可能做到最好,变压力为动力。”
刚结束基训的章小敏有些倦怠,不事修饰的她跟舞台上清丽可人的五姑娘判若两人,但一谈到《五姑娘》的赴京演出与精品工程比赛,她的眼中流露出动人的光彩,这是五姑娘清澈、灼热、对生活充满活力与信心的眼光。她说:“这次的赴京演出可以说是为精品工程比赛热身,觉得自己整个状态不错。我们这个戏口碑很好,现在北京人都在期盼《五姑娘》给他们带去的惊喜。当然,期望大,对我们来说压力也大,所以就要努力去做好它。”
基训结束,我看到一些男舞蹈演员边啃包子边往演播厅赶,顾不上休息,下一轮的排练又要开始了。这些舞蹈演员、群众演员,都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
音乐剧《五姑娘》获奖情况
在2004年举行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由嘉兴市文化局艺术中心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青年实验艺术团联合排演的音乐剧《五姑娘》一举摘得国家最高奖——“文华大奖”,同时,还摘得剧作奖(何兆华、刘志康、金梅)、导演奖(陈蔚)、音乐创作奖(莫凡)、表演奖(章小敏)共四个单项奖,以及“七艺节”首次设立的观众最喜爱剧目奖和观众最喜爱演员奖(章小敏)。
《五姑娘》是一出全新的中国本土化民俗风情音乐剧,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它取材于嘉善田歌故事中一个流传近百年的真实故事,讲述了清末民初时江南水乡富家小姐五姑娘与青年农民徐阿天之间的爱情悲剧。与《猫》等一批风靡欧美并进入中国的外国经典音乐剧不同的是,这部原创音乐剧以纯朴的嘉善田歌音韵和优美的乡土舞蹈贯穿始终。《五姑娘》在运用音乐剧这种流行的艺术形式的同时,更有着自己丰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它把音乐、舞蹈、戏剧融为一体,将民歌、民俗、民情同时展现,使百年前的民间故事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尤其是将落秧歌、急急歌、平调等嘉善独有的地方民歌融入其中,使歌唱如诉如泣,音乐形象栩栩如生。贯穿全剧始终的田歌对唱生动、活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和浓郁的民俗气息。在剧中出现的田头对歌、轧蚕花、踏白船等江南民俗让观众备感亲切。而优美的民族音乐中诸如说唱等时尚元素的加入,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观此剧,不仅能感受到精彩曲折、回肠荡气的情节,还能领略到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民俗气息。从而让这个古老的爱情故事在今天焕发出了鲜活的艺术生命力。
在2005年年初公布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30台初选剧目中,音乐剧《五姑娘》榜上有名。“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是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重大文艺项目工程,由国家投入2亿元,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推出50台左右的精品剧目。2004—2005年度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是该工程实施以来的第3批剧目评选。
浙艺职院与《五姑娘》的渊源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作为浙江省唯一的一所综合艺术类高职院校,拥有音乐、戏剧、舞蹈和舞美、音响、灯光等综合舞台艺术的优势(下设浙江青年实验艺术团达到准专业水平)。校园占地200余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设备设施完善,在校学生达2300多名,专任教师200多名。所属附中——浙江艺术学校有着50年的艺术教学历史,培养了茅威涛、周迅、董卿、章小敏等一大批艺术人才。通过音乐剧《五姑娘》的排演,拓宽舞台实践的路子,提高把握大型音乐剧的能力,令各专业协调、配合更默契等,同时让专业教师与学生在大型音乐剧中得到舞台艺术的实践。
听该剧副导演沈勇介绍,《五姑娘》的B组、C组、D组角色全部由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师生担演,该院音乐专业青年教师钱思舒、谢志勇和贺继,学生濮亚铭、胡笳担任主演,音乐、舞蹈、戏剧、美术、影视技术、附中和实践部等专业教学系部师生100多人担演配角和舞蹈、群众演员以及舞台操作等工作。今年6月以来,由该院师生精心演绎的这台音乐剧《五姑娘》已在浙江实验艺术剧场、台州、德清、嵊州、上虞、临平、杨汛桥、杭州胜利剧院、义乌等地共演出22场,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与交口称赞,充分展示了学院的艺术风采。沈导演强调,学院排演《五姑娘》时间紧迫、纪律严明,这样的锻练机会,不仅使学生在艺术上提高很快,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他相信有省文化厅支持、学院全力以赴,演员尽善尽美、主创专家精益求精的态度,在赴京演出与冲刺精品工程比赛上,音乐剧《五姑娘》都将会有不俗的表现。
音乐剧《五姑娘》的演出投资和演出规模之大,在浙江高校中尚属首次,在全国高校中也不多见。《五姑娘》的排演,为学院培育学生开拓了一个艺术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学院常务副院长俞志达表示:音乐剧《五姑娘》晋京演出,其难度不亚于“文华大奖”,此次演出,就是一次鞭策与考验。9月23日30台入围精品工程的剧目就要在杭州比赛,因此,赴京演出意义非凡。“水墨江南,诗情画意;演唱田歌,演绎真情。”由名家名演员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师生共同打造的这部新颖、优美、动听的中国本土化音乐剧,定能给八月的北京带来一股早至的艺术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