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艺术 发展当代教育“2005杭州•艺术教育高峰论坛”在杭举行

来源:. 作者:黄向苗/ 摄影:朱永炜、郭棋敏、陈铭 发布时间:2005-11-11

1167日,我院50周年校庆重要活动之一的“2005杭州•艺术教育高峰论坛”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和杭州龙禧大酒店举行。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为论坛开幕致词,院长何志云、副院长黄大同分别主持两天的会议。

会议期间,原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文艺理论家李准举行了“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选择”专题讲座。李准介绍了经济全球化的概念,阐述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以及如何提高我国民族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他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各国对此的态度不尽相同。一个客观的情况是“全球化造成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其中美国占据着绝对优势,已经成为历史上自罗马帝国以来最强大的国家。因此有人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在此国际大环境下,中国勇于并善于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信息强权”。美国凭借着语言优势,通过电影、电视节目等媒介使其文化成为强势文化,迅速向其他文化渗透。但是,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不容抹煞,它不仅丰富了生活,对人类发展也有重大意义。随着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呼声越来越高,国际上参与这项事业的国家也越来越多,此类活动逐步趋于日程化,趋于理性。近年来,我国的电影在国际上频频获奖,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民族文化竞争力的提升。但与世界文化强国相比,无论是舞台剧还是国产电影均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民族文化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有独特的优势。我国有着五千年连续的丰厚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吸引力。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设立了“孔子教育奖”。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我们要“像重视经济建设一样注重文化建设”,及时更新传统文化观念及思维方式,提高我们民族的整体原创能力。

讲座中,李准用大量有说服力的数据和事例阐释其演讲内容,赢得了在场代表的阵阵掌声。

中国音乐学院杜亚雄教授通过对19 世纪以来欧洲各国与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比较,认为“弘扬民族艺术是新世纪艺术教育的中心任务”。在学习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化基础上,保护本民族的传统艺术是十分迫切的任务。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文化则应反对同一,追求多元。

浙江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陈振濂教授认为,当代艺术教育的类型可概括分为“只术不学、只学不术、先术后学、先学后术”四种类型。他指出,目前国内的艺术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技能开发而忽视了心智的开发,从而造成学艺术的大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特别是高等学校扩招后,面临着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的下降,从而导致学生专业能力、文化能力的下降。针对现状,艺术教育要及时更新观念,避免办学的低水平重复。

德国考富伯伦音乐学校校长马丁•柯莱音为与会专家简要介绍了德国的音乐教育现状。

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院长、功勋艺术家米凯尔 N•塞亚莫夫介绍了俄罗斯的音乐教育体系。他表示,俄罗斯的音乐教育最初是从欧洲引进的,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出现了柴科夫斯基等优秀的音乐家。音乐教育在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俄罗斯政府的大力支持。然而近年来,俄罗斯的音乐教育受到了美国文化的冲击,青年一代受到杂志、电影等媒介的影响,从而出现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间的矛盾。俄中两国都是有悠久的音乐文化传统的国度,两国之间良好的艺术教育交流必定能给我们的下一代积极深远的影响。

新加坡教育部课程署的庄耿精先生简要介绍了新加坡的艺术教育情况。新加坡是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其艺术教育设定为课程辅助活动。新加坡政府积极鼓励艺术教育,民间的艺术教育也蓬勃发展,与我国的文化艺术交流频繁。

上海大学蓝凡教授以“谈艺术教育的打通问题”为题,提出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环境下现代艺术的发展问题。文化经历了第三次转型,中国以“和”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在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这需要我们在融会贯通中寻求发展。传统造型艺术向摄影等现代艺术的发展说明艺术一定要开放。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王建军教授通过排演舞剧“一把酸枣”,探寻了艺术职业教育模式。他认为,艺术教育首先要创新,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要注重“适应”,老师适应学生,学生则要适应市场需求;其次要有特色,并通过艺术作品使其特色得到具体体现;还要打造品牌,这不仅能为师生提供的锻炼机会,还能成为办学标志;最后就是关注市场需求,由此改进教学,达到“产、学、研”一体化。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要突出办学特色,“口传心授”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要依托市场,以人为本。

许多专家都提倡综合艺术教育,这是自古希腊和孔子时期以来就有的优良传统,从“偏才”转向“通才”的培养。艺术是人的文化符号、身份符号,艺术教育在唤起民族情感认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现代艺术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和冲击。当代高等艺术教育机构要构建良好的艺术生态环境,培养突出的尖子人才,充分发挥艺术的社会功能。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应该维护文化的民族性,尊重文化的多元性。这次艺术教育高峰论坛的举办为艺术教育界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发展,为类似活动开了成功的先河。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