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党委举行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深化内涵 联系实际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来源:. 作者:杨晓浤 发布时间:2006-04-15

412,院党委组织召开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扩大学习会议,院党委书记林国荣主持学习会,中心组成员、各党总支、党支部书记、“两课”教研室教师出席会议。会议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重要讲话,传达省委教育工委、省文化厅党组关于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文件,交流、汇报各系部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全面推进我院思想道德建设与会者就树立、宣传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以实际行动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畅谈了认识和体会。

3月中旬我院召开党支部书记会议后,学院各系部处室纷纷开展深入学习,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活动和措施,并筹备和启动了各项活动。

会上,各党支部书记纷纷发言,提出,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观的精辟阐述,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具有深远影响,为建设和谐社会坚定了基石;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身体力行,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环节;荣辱观教育要“树荣”、“知荣”、“扬荣”与“知耻”、 “摒耻”、“弃耻”相结合,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要积极开展树先进、树典型的活动,对正面事例予以宣传和褒奖,给予学生活生生的教育,让学生体会到“八荣八耻”并非高不可攀;在实施荣辱观教育的过程中,要切合学院实际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提高活动质量,不脱离实际,将学习和教育落到实处;可围绕我院特色开展各项比赛、活动,通过活动使“八荣八耻”深入人心;在现阶段要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强烈服务意识,提倡奉献精神,提倡教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的精神,提倡“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将“八荣八耻”真正落实到学生个体。

“两课”教师在交流中提到,“两课”教育已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课堂,将“八荣八耻”的内容发放到每个学生的手中。她们提出,“八荣八耻”是作为社会主义公民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两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在具体做法上,宣传教育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情况,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激发学生的热情和荣誉感,让“八荣八耻”在学生中入脑入心;高校的思政教育需要整合力量,形成合力,树立典型方面可以正面例子与反面教育两手并进,扬“荣”弃“耻”,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形成具体措施。

院党委委员、附中校长李人麟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其核心是人的精神的保持。它涵括了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我们应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在师生中提倡奉献精神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何志云指出,要对“八荣八耻”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引起敏感和警觉,减少“迟钝”;“八荣八耻”的提出具有非常强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针对性,应加强对此的理解;就我院而言,领导班子、中层干部是学习主体,就整个学院而言,广大教师是学习的重点,对于学生要提倡思政教育的“润物细无声”;对学生进行“八荣八耻”教育除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外,还要考虑如何将其内容与学校实际紧密结合,使之更为具体;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方式、方法要多样化,对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在知“荣”的同时也要明“耻”。

院党委书记林国荣对学习会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段时间我院各部门积极、迅速组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两课”教研室及时把教育内容贯穿教学之中,宣传、学生工作部门和团委组织开展演讲活动等,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开端良好。学院的中层干部、党支部书记和“两课”教师认识到位,意识强烈,能以身作则,起到了带头作用。这次会议上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形成了有益启迪。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林国荣对下阶段我院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首先,要进一步深刻领会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八荣八耻”的意义深远而重大,当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物质文明与世界接轨之际,始终不能忘记要有一种精神、一种观念、一种良好的人格来支撑。因此,这项活动应贯穿学院的长期建设,纳入学院的整体教育计划,要将其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建立相结合,与学院发展建设以及水平评估工作相结合。其次,要进一步深化“八荣八耻”的内涵。这种深化要联系实际,尤其是要联系我院的实际。如倡导“爱国”、“爱家”、“爱校”,爱我们身边所有美好的东西,让美好、理想的东西实实在在落实到现实生活中,而对于某些观念上容易出现偏差的情况也要及时予以把握,用唯物辩证法进行分析和阐释。第三,结合实例弘扬“八荣”风貌。在我们身边,时刻都在发生着许多感人的事例,如历年的征兵、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义务献血、勤工俭学等,要能及时发现其中的闪光人物和事迹,予以褒奖、激励和弘扬,让优秀的现象和事迹成为一种风尚,进而形成和推进良好的校风。同时,还要敢于旗帜鲜明地抨击和反对校园中的一些不正之风,引导学生认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第四,强调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对于学校而言,广大教师是学习的主体、重点,只有领导干部和党员严格要求自己,身先垂范、修身正己,形成表率作用,才能得到广大教职员工的支持。同时,青年教师队伍是我院发展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要加强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第五,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长抓不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一个长效的活动,不能搞“一阵风”,不能搞形式主义,而是要长期、细致、不停顿地进行,一步步推进,踏踏实实地落实。